圖片發自簡書App
提出一個問題,想想如何回答,這已然就是寫作的開始。啟用元認知能力,看清問題,分析問題,想好論點并從大腦思維體系中找到合理的論據,盡量用簡潔又易于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
看題目:如何,呵護,你的,希望。
如何就是怎么做。
呵護是一個動詞,小心翼翼又充滿柔軟的心。
你的,是一個歸屬,不是他不是她也不是它。
希望,老師上周講過,如何去尋找希望,比如從其他維度發現更新的世界,持續努力做正確的事。
分析到這里,忽然有了結論。關于今天的問題。
你的希望有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呵護,如何做。很多人會一開始對某件事抱有很高的積極性,覺得哇好棒,我要努力我要加油!但大多數卻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原因有以下幾點:
1.急于向外界證明什么。大多數時候我們選擇做一件事,希望得到外界更多肯定,這無可厚非,但如果只是一味把它當做目標,就會失去對心的指引,這時候可能別人一兩句否定都會讓你馬上敗下陣來沒有了起初的動力。
2.對自己不夠了解。很多人做事容易眼高手低,有自信是好的但不要盲目自信,你初中畢業沒什么優點特長就信誓旦旦要做下一個比爾蓋茨,我不能完全否定你的想法,但是按照合理有效的綜合分析來看,額,這輩子基本很難。對自己能力高估是大多數人的通病,只是有些人會更嚴重些,那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你很積極的開始了你的夢想,但是一直走了很遠發現,這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你的希望會在瞬間破滅并從此很難再調整回來。因為對你來說,沉沒成本太大了。前面做了那么多努力,你總不想放棄,但是繼續下去失敗是必然。
不要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尷尬循環,從一開始先認清自己的能力,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目標和有可能的希望。
3.內心不夠柔軟。人在社會上經歷幾年,會慢慢變得安于世故,也總愛對年輕人教條說:這社會太TM現實,少做白日夢了云云。
有時候,就是因為你的內心缺少了一些柔軟和愿意相信美好發生的心,才會讓很多希望和可能從身邊溜走。
內心有愛的人,他看這個世界也是充滿愛的。有愛的人更容易心生美好和希望。
以上三點,供您參考。
我是大眼瑜。
希望你一直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