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文的人很多,寫文的人很難
來簡書時間不長,也就十來天吧,但是發現一個事情,就是簡書上似乎作者要比讀者更多的,因為打開任意一個人的主頁,他都有寫過很多東西。純粹的讀者占比不大,這也證明簡書匯集的更多的是創作者。其實寫作跟音樂、演藝等領域是一樣的,你能看到的出名的歌手、演員、明星、作家都屈指可數。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成功者光彩的背后,堆積著千千萬萬默默無聞者的失落和幽怨。所以,各行各業,成功者顯然是少數,韓寒也說過,寫作這東西,二分靠才華,八分靠機遇。多少人真的有才華?多少人真的能遇到好的機遇?兩個概率很小的事情相乘得到的概率不是渺小,而是渺茫。所以,你、你、還有你,包括我,都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可能成為一生都默默無聞的人。
2? 對簡書群體的印象和寫作者的艱難現狀
剛來簡書的時候,也希望很快得到一些粉絲。我的第二個粉絲是一個擁有兩萬多粉絲的大咖,我有點意外,點開他的主頁,卻發現他的所有文章的所有閱讀點擊的總數都沒有他的粉絲數目多,這是為什么啊?我怎么也想不通,就發簡信問了一下。他回我說,多交朋友,多給人點喜歡,粉絲自然就多了。
哦,原來這樣啊。我也學會了,我一分鐘能喜歡幾十篇文章,關注幾十個人。說實話我覺得這樣并不太好,因為給你點喜歡的人說不定連你文章的標點符號都沒看。這特么不叫互利互助,這就如同兩人相互捂住對方眼睛再說“天黑了”,這叫相互成全、自欺欺人。但我當時沒想那么多,覺得很多人的文章無人問津,點個喜歡,權當鼓勵了吧。
說實話簡書太多太多的作者,寫的東西我不敢說水平高低,總之能吸引住人的很少很少。我也看過一些簽約作者的文,有的晦澀難懂,說白了就是我看半天也不知道他在講什么(非常有可能是我太膚淺)。也有一些簽約作者的文很好,文筆工整純熟,故事構思精巧。但是,好歸好,卻并沒有突出的風格。有人會說,你說得輕巧,放眼整個文壇,有幾個風格突出的人?對對對,話是這樣講,正因為沒突出風格,所以我們寂寂無聞。而且在簡書里活躍的,沒一個是能夠靠寫諸如玄幻類的長文小說養活自己的,不然早去寫玄幻了,還來這干嘛!
雖說簡書的一個優點就是不設門檻的讓喜歡創作的人展現自己,作為愛好,很多人都會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會太計較得失,但是我想說,這里的作者,有幾個不想靠寫作撐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呢?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網絡小說能人,一年收入數千萬甚至上億元,這些錢足夠幾十人過上想過的生活。你不羨慕?我想簡書里大多數作者哪怕一年能有他們一天的收入,都會心滿意足地做個全職作者了。
但是簡書里有一位簽約作者寫了一篇文,講述做個全職寫手的艱難,說想做全職就得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還要受人非議。現實就是如此,你一年寫作的收入,就是趕不上那些大神一天的,甚至是一個小時的。這還得說有點起色的作者,寂寂無聞者,靠寫作,泡面都吃不飽。
在這里的人,寫不出幾百萬字的玄幻小說,甚至有人不屑于寫此類小說,所以就只能寫短篇、寫文章、寫影評、寫雞湯、寫干貨,賣情懷、賣感觸、賣格調、賣論點、賣生活。然后呢?沒有然后了。把簡書最熱的文章放到文學網站上去,會連一個回聲都聽不到的。
所以簡書成了諸多長年落魄寫作者和寫作夢想初始者相互鼓勵、慰藉、擁抱取暖的地方。
純屬個人愚見。
但天氣真的很冷。
3簡書熱文多勝在標題一要長、二要有噱頭
前兩天有件有意思的事,在被我一分鐘點幾十個喜歡的人中,有一個人給我印象很深,她是個小可憐兒,零粉絲零喜歡零評論,看得我都心酸啊,所以我給她點了四五個喜歡(說實話她的文章也一個字都沒看),還關注了她。她有了第一個粉絲,很激動,來我主頁看了我的文章,真誠地提出很多不足。我一看確實說得在理,就刪了三四篇不滿意的文章。同時我發現我關注了二百多人,只有五十個人禮尚往來關注了我,剩下的那些人以為我真的為他們的文采折服。我心想你們既然不禮尚往來,我也就別裝了,我點點點……點取消關注點到手麻,那個小可憐兒也被我順手取消關注了。壓根沒想過,被我這唯一的粉絲取消關注她得多難過。
結果第二天她發簡信給我,說她寫了一篇《我唯一的粉絲取關了我》,被編輯放在首頁推薦,火了,閱讀數千,喜歡幾百,粉絲一夜多了幾百!
當時我覺得挺戲劇化的,這也能行?!
我也看了那篇文,跟她說明了情況,她很理解,我們現在又相互關注了。第二天她又發了一篇文《一夜暴富以后》,我特意去看了她這篇文的閱讀量,發現她的文章熱度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簡書很多作者是這樣,幾十篇文里只有一兩篇熱文。這能說明作者的水平不穩定么?當然不是,我更愿意相信是讀者興趣不太穩定。很多熱文都有一個共同點,標題很長,而且很有噱頭,這就把讀者吸引來了。單單要靠標題吸引人,而不是內容和質量,所以很多作者的文章中就有了突如其來的熱文,卻沒有持續的熱文(那些有固定忠實粉絲的優秀作者除外)。對于這種熱門,與其相信是簡書要秉承的“文字的力量”,不如說是歸功于“營銷策劃”的力量。所以要上熱門,標題很關鍵,就像我這一篇。
4說說我們共同的理想——寫作
理想是好的,但理想并不是生來就偉大的。我特別特別特別不理解一些人把理想描繪得神圣偉大光芒四射、也特別特別特別不理解一些人對夢想“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能實現”的信念。在這客觀、冷酷、現實的世界里,你的理想偉不偉大要看它對你一生的貫穿和貢獻,一個理想最終成全不了你人生、溫暖不了你心靈,它為什么還要那么偉大?
至于對夢想的堅持,小時候很多老師也鼓勵我們要堅持,看《好聲音》汪峰老師也總愛說“夢想一定要堅持到底”,我能說這只是一種臺面上的口號么?
有多少不切實際的夢想你看到了么?有多少盲目迷惑的夢想你看到了么?有多少狂妄自大的夢想你看到了么?
很早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好似是在《讀者》雜志上看到的。文章作者說他很反對他的一個作家朋友當年鼓勵了一個文學青年,作者覺得那個青年根本就不適合文學這一類,那個作家朋友的鼓勵,對他其實是種更深的誤導和傷害,讓他看不清自我,離生活越走越遠。
我的一個親戚在得知我愛好寫作的時候也善意提醒我說,他的老家有一個文學女青年,不結婚不工作,一心創作,受盡非議,熬到了二十八九,一事無成,終于還是嫁人了。如今,她應該有四十多歲了,可能也已經習慣相夫教子了吧。
親戚的意思我明白,他也沒有說得更深。
理想說白了就是人生寂寥時的一種試探和賭注,所謂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強擼……不是,強賭灰飛煙滅啊!賭贏了,光芒萬丈;不輸不贏,賺個樂呵;賭輸了,慘淡離場。世事無常,很多事其實是需要賭一把的,輸個精光,起碼還有家可回。只是任何賭注,都要用善待自己的姿態給自己留那么一條小小的退路,不要到最后,連打車回家的錢都不給自己留。
人生最悲慘的境遇莫過前路茫茫,驀然回首,后路也沒有。
好了說到這里吧,不跟你們扯了,還得上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