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推薦了一部超搞的動畫,叫《南方公園》(South Park),豆瓣上評分高達9.0。
看了第三季的第一集,笑岔氣,不過,更有趣的是編劇的用心——總是試圖挑戰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
先來介紹一下這部劇。從左至右是這部劇的四大主角:持有頗多偏見、最愛說大實話的卡特曼(Eric Cartman);個性相對正常卻也不是乖孩子的斯坦(Stan Marsh);智商較高但刻薄起來也不輸其他人凱爾(Kyle Broflovski),還有學校倒數第二窮、說話含混不清、愿意保護自己喜歡的人的肯尼(Kenny McCormick)。當然,肯尼也并不是一個乖乖聽話的好學生。
四個孩子生活在只有夏天和冬天的科羅拉多小鎮,是鎮上的調皮居民,他們就讀的小學叫南方公園小學(South Park Elementary)。有一天,學校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為合唱旅行團招募小朋友的女性斯蒂文小姐(Ms. Steven)。這是學校的加里森老師(Mr. Garrison)對客人的介紹。
OK children, we have a special guest today, a woman recruiting young people for a national choir tour. I know the choir tours are totally stupid and lame, but please give your full attention.
真是直白啊,斯蒂文小姐聽到這樣的介紹,臉色都變了。不過,她還是熱情地鼓動大家參與拯救雨林的行動當中。然而,南方小學的同學們,包括卡特曼、凱爾和斯坦,并不為之所動。卡特曼還嘲笑凱爾是猶太人,不懂節奏,不適合參加這種合唱活動。
Cartman: Well, my friend Kyle, he is a Jewish, so he doesn’t have any rhythm.
Kyle: Shut up, fat-ass.
雖然凱爾說了臟話,但導致他們四個最后被迫參與拯救雨林合唱團的則是卡特曼最后一席話:That’s good. We need some more toilet paper。他嘲笑斯蒂文小姐留下來的報名表格將變成廁紙。
于是,他們四個人就被發配去了哥斯達黎加參與拯救雨林的行動。這是卡特曼對哥斯達尼加首都圣何塞( San Jose)的第一印象:
Dame it, how dirty and crappy everything is!
該死,這里又臟又亂!
小胖子絲毫不掩飾他對這個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不喜愛啊。
在總統面前表演完合唱后(凱爾的確沒有節奏,哈哈哈),一位當地導游帶他們去參觀熱帶雨林。這一段超搞笑,小胖子是見猴打猴,遇樹懶打樹懶,一言不合就抄小棍子,雨林猴和樹懶真是超無辜。
就在他們準備返回圣何塞的時候,一條彩色的蛇出現了。
雨林導游稱蛇很友好,然而,他的下場是:
看到導游被蛇吞了,我竟沒心沒肺地笑了。卡特曼又舉起了他的小短棍子去教訓蛇,哈哈哈。
導游沒了,他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回到圣何塞,卡特曼因為不愿跟著圣母心的斯蒂文小姐兜圈子而決定自找出路,結果很快走出雨林。余下的人則被雨林小人抓走。這些雨林原住民一點兒也不是老師口中的溫柔高貴的小人兒,而是野!蠻!人!
孩子和老師都被綁了起來。這時候凱爾和斯坦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Stan: All we have heard growing up is to save the rain forest, the rain forest is fragile,
Kyle: Yeap, fragile my ass.
凱爾回答說,脆弱個屁……
就在一切很危急的時候,卡特曼帶著清除雨林的工人來救他們了。工人詢問是否介意他們砍伐雨林的時候,斯蒂文小姐的態度來了180度的大轉彎,回答說:I hate the rainforest, you go right ahead。
看到這里,松了一口氣。其實很怕最后出現反轉,出現大家都熱愛雨林的橋段。我想,這部劇對一些流行的、看似正確的觀念是持有懷疑的態度吧。
《南方公園》未必是學習英文的最佳材料,因為前面幾季沒有英文字幕,中文翻譯也不全,四個小孩子語速很快且不是標準英文,會聽起來比較累。但它還真的蠻好笑的,而且也能讓你了解美國主流社會觀點之外,另外一部分人對文化、時事的看法,也不錯噠。
祝大家周末愉快。
艾莎,十年編譯,現從事英語教育,一個英語及其他知識的學習者,熱愛英語,熱愛寫作,相信文字有力量。簡書號:英語長跑,周二更新公司人英語,周末更新隨筆,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