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的人喜歡給別人講道理。
跟舍友講理,跟同學講理。
跟家人講理,跟同事講理。
講理,要么想為自己辯解,要么想讓別人明白。
比如:你講不講理啊!
比如:你怎么會這么想啊!
比如:你怎么是這樣的人啊!
講不通,想不通,有的人就很生氣。
所以,很多人突然想起了一個詞,叫“不可理喻”。
也就是說,講道理,按常理,談情理,不好使。
其實,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嘗試跟全世界講道理。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也不是只有一種道理。
這個世界的劇本永遠不是只有一個結局。
或者如果所有劇情都是一個結局,其實也很無聊。
出人意料的故事經常有,講幾個故事給你聽。
二
前不久,我在央視錄節目,剛結束,有一個人沖上來。
徐老師,徐老師,關注您好久了,好激動,可以跟您拍張照么?
可以啊,我的榮幸。我走到前面站好,然后招呼他:來吧,一起拍照。
他說,不用,我給你拍照就好了。
我當時就一臉懵逼:你不說跟我拍照嗎?就是……你給我拍照?
他說,是啊,不然呢?
刺激不刺激?
驚喜不驚喜?
我一臉訕訕地笑,好的,好的,然后就擺了個勝利的姿勢微笑著給他拍。
結果他不滿意:哎呀,徐老師,你嚴肅點,你把手放在身體兩邊……
打開方式是不是出人意料?
三
暑假里,我去過一個大學跟學生交流。
結束后,有同學跑到前面來找我。
川哥你好,你說你最近出了本書,你身邊有沒有帶?
我翻翻背包,哦,有,只有一本樣書。
他一臉羞澀:我可以看看么?
可以啊,我遞給他看。
然后他就一邊打開,一邊看,頻頻點頭。
然后我就想他會不會就這么一直看完再給我?
突然間,他一抬頭,很純真地問我:老師,這本書你還要么?
……
猝不及防。
我竟然扭捏起來:我……其實……也就這一本……
四
前天有同學給我留言:川哥,我是你的粉絲。
我周末終于去南航了,好激動。
我回復:怎么不提前說,我周末不在學校啊,你不是白跑了么。
他說:沒有白跑啊,我是去拍南航的大門的。
……
刺激不刺激?
驚喜不驚喜?
人家根本不是來找我的,我自作多情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還有一次,我看見對面大樓里有人跟我招手。
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回應,于是我也跟他招手,雙方動作幅度都很大。
走近了,發現人家在擦玻璃……
刺激不刺激?
驚喜不驚喜?
五
每一次我講給別人聽,我自己都很歡樂。
其實,我特別喜歡這樣的故事。
因為,這才是生活,這才是生活的真相。
真相才具有最強大的力量。
真相是什么?
真相就是生活不是只有一面,生活不止一種聲音。
真相就是世界不是只有一種道理。
真相就是世界不是只有一種角度。
六
這個微信公眾號后臺經常有同學留言,有沒有不好回答的時候?
有。
很多。
最近我們出了本書,還算比較火。
然后,我們搞了個送書小活動。
然后,就有很多神奇的留言。
不用對號入座,沒人知道是誰。
說三條。
比如:徐老師,我是一名工作兩年的輔導員,我認為你要送我一本書,畢竟我在朋友圈轉發你的文章了,你不送不合適吧?何況我才工作兩年,我也確實買不起……
比如:徐老師,我看你給那個七十多歲的老黨員送了一本,你也要給我送一本,他四十多年的黨齡很感人,我四年的黨齡你憑什么不送,難道黨員還不平等么……
比如:徐老師,我是黨校的負責老師,我看你也寫了本黨課教材,你寄兩本給我看看,如果合適我們后面也用一下……
七
其實我都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就是講道理。
比如:你好,咱不能因為轉發了別人的文章,就讓別人感恩戴德啊。
比如:你好,你怎么都不跟我商量下就轉發我的文章呢?
比如:你好,工作兩年了連本書都買不起,要不,咱換換工作?
比如:你好,作為黨員,咱們尊重革命前輩難道不是應該的么?
比如:你好,感謝你想用我們的書當教材,咱們能不能先買一本回來看看?
比如:你好,賣書的是出版社,作者并沒有書,要不跟出版社聯系下,讓出版社給你郵寄?
比如……
差不多了,我只是舉例說明,講理是沒有盡頭的。
八
當然,我還有別的選擇,發個微笑符號,笑笑就算回應。
我就是這么回應的。
就行了,不解釋。
當然,我舉的三個例子,說不定你覺得他們的留言都沒問題啊。
那就沒問題。
不用在后臺跟我討論、辯論和爭論,也不用跟我講理。
因為大家的理不一樣,也不見得非要一樣。
其實,從來沒有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不相信地球就是圓的。
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不相信那些所謂公理。
公理就一定所有人都相信么?
當然不是。
畢竟除了公理,還有婆理。
所以我們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嗯,這是個段子。
九
為什么不要和全世界講道理?
莊子給過答案。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夏蟲不可以語于冰,曲士不可以語于道……
如果你覺得不好懂,我翻譯下:白天不懂夜的黑。
你不要一看井底之蛙就認為是諷刺,因為我們自己也可能是井底之蛙。
所以,兩個耳朵一張嘴,少說幾句,多聽幾句。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你懂得越多,見得越多,說話越謹慎,見識越少,底氣越足。
還有個經典的小故事,叫三季人。
有人說一年只有三季,孔子的學生跟他吵,讓他接受四季的結論。
孔子聽了打圓場,說是的,一年三季沒問題。
學生懵了,心想老師今天這是怎么了?謊話都說的這么真誠。
孔子后來解釋說,很明顯,他那里就是一年三季,他沒見過四季,你跟他吵也沒用。
十
很多人比較熟悉一句話:“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其實不解釋也不見得就是彪悍,淡定從容的人生本來就不需要解釋。
有些人不用解釋,有些人解釋了也沒有用。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如果你們是萍水相逢,他對你什么印象其實真沒那么重要。
如果你們是朝夕相處,他應該知道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跟自己的親人更不用講道理,講感情就行了。
當然,我們說的是不要和全世界講理,不是讓你一點都不講理。
畢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的意義,是尋找同路人。
而不是跟每一個不同路的人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