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產品課【2】人和產品的5個層次

1、人和產品都有5個層次

第一層、感知層

一個產品的外觀、美感和一個人的身材相貌、穿衣搭配、說話口音、待人接物等等。

第二層、角色框架層

每個人的角色,比如醫生、護士、白領、警察,這也就是大多數人都處于的一種關系是比較淺層次的

第三層、資源結構層

一個人的精神資源、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等等

第四層、能力圈

一個人的能力、比如工作能力、學習能力、日程處事的能力

第五層、存在感

也就是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樣感知的,什么狀態下一個人存在感得到了滿足?什么時候讓自己感到不爽和煩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余動物一樣,是觸發情緒和推動行動的開關。

2、五個層次層層深入

當年小米有一句口號“為發燒而生”,第一次聽的時候是極其不解的,但后來也逐漸懂了,小米的這句口號很顯然是說給他們的用戶聽的,為用戶服務,而在當初他們的用戶是誰?最終要的用戶是誰?這個問題我們先待會回答先提提雷軍這個人。

雷軍大家都了解,三十歲就已經成功帶領金山上市了,而那時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都還是默默無聞,可以說是人生巔峰也不足為奇,但他最后怎么做?創立小米公司,而后更是通過小米手機開啟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浪潮(與此還有微信)。

而那時候小米手機的核心用戶就是發燒友,為了這些用戶,小米手機不斷的強調性價比這個觀念,在對外宣傳和發布會上都會提及這一點,同樣的質量小米手機一定是價錢最低的。

這其中存在感可以理解為小米手機服務的用戶,能力圈就是為了服務這些用戶而訓練出來的能力,比如性價比、口碑等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