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大家都覺得自私的人特別討厭?我有時候也是這么覺得。
自私的人只顧著自己,不為別人考慮,不顧別人感受。這樣想來,的確是讓人討厭。
可是,如果一個人“全心全意為別人而活,生活里只有別人”,一點兒不為自己考慮,那生活的意義又在哪里?
貌似家庭主婦就很容易掉進這個“坑”里。沒有自己的工作,沒有自己的經濟收入,再沒有自己的愛好,生活里就剩下了老公和孩子,還有永遠拖不完的地,洗不完的碗和衣服。
不想繼續這樣的生活,于是,想活得再自私一些。
關于“自私”的問題,在我腦子里盤旋了很久。就像夏夜里的一只蚊子,在你耳邊“嗡嗡”飛來飛去,找機會叮你一口,讓你睡不踏實。你翻個身,它消停一會兒,一會兒又開始繼續。直到你忍無可忍,打開燈,找來電蚊拍,將置于死地才能后快。
“自私”的問題于我同樣,是狹路相逢,避不開,免不了,還不如一刀一刀剖開,筋骨血肉分個清楚,更痛快些。
2
“徹底自私”是,“看見自己,直面自己的欲望”。
自己是全職媽媽,周圍的人際關系圈,幾乎也是全職媽媽,之前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人是公司合伙人,有人是高中班主任,有人是銷售精英。
生孩子之前,他們幾乎披著和男人一樣的“戰衣”,沒有性別區分地“征戰沙場”。現在,有了孩子,身上的“戰衣”并未脫下,只是換了個名字,叫做“母親”。
臺灣著名作家簡嫃在《紅嬰仔》一書中,也論說了女人在家庭和事業中的艱難之處和自己為人母之后的矛盾糾結。
“如今,女人活在澎湃的場域里,她的欲望已被開發,說什么也不能返回纏足歲月,再把自己的青春身軀用熨斗熨成一張平滑的宣紙,供他人研磨寫字,寫壞即棄。然而,再怎么澎湃的年代,家庭和事業仍是人生的兩大主要軌道。女人想要兼備,若不是累得五馬分尸,松手放棄,便要有百煉鋼的意志和體魄,硬是挑擔攀越高峰”。
這句話之所以現在能一字不落地寫下來,不是我再去翻書找到的,而是自己當時看書時就感覺瞬間被“擊中”,抄了下來。
的確,現在的女性在社會接受的雄性化的教養,欲望被開發后,無法再忽視自己的存在,無法把自己看作一勺鹽,慢慢地溶解于養兒育女,相夫教子的日常瑣碎之中,成全他人的人生美饌,自己卻消失于無形。
如果說,身處職場和家庭夾縫中的職場媽媽是身體疲憊,那么,這些不得已回歸家庭的全職媽媽,在煙熏火燎中想著曾經叱咤和自由,再想想未來,在不甘心的焦慮中自責,在自責中不知所措。難以真正的活在當下,無法體會生活的美好,身心俱疲。
3
“徹底自私”是,“我首先是我,然后才是孩兒他媽”。
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好多人勸我,反正都已經辭職了,還不如再生一個,帶一個也是帶,帶兩個也是帶。
“什么?你像我這樣,從孩子生下來出院回家的當晚到現在,幾乎全部一個人帶娃到四歲,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沒有,就請閉嘴”。
當然,這是在我心里沒說出口的臺詞。
一般這種情況,我會自嘲地說:“我不想一切再來一次,怕再生個娃,娃還沒長大,我就暴斃了”。
在生不生二胎的問題上,不是以媽媽是否全職來決定,也不是以一個孩子太孤單來決定,也不完全以經濟條件來決定。是不是二胎真的需要在父母互相認可支持,且母親完全自愿接受的情況下來決定。接受了,再窮,再苦,再難,都能拉扯大了。
必須承認,我不是心甘情愿做家庭主婦,無法真正享受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快樂。
我相信生活中的確有完全自愿地回到家庭,可以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快樂的媽媽,只可惜自己做不到而已。
一直以來,都在說服自己接受現實,放棄那些所謂的“自我”,隨著孩子,隨著時間,看自己到底能去往哪里。可是,在以別人為前提的生活場域里,感受不到自己,沒有安全感,更無幸福可言。
這樣的日子沒法長久。可以預見,這樣下去,日子將會充斥著各種埋怨、抱怨、不滿,生活將是一地雞毛。
我自己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自私的不夠徹底。心里想著自己,想著自己的付出,所以不甘,所以不滿,但行為上還停留在原地,把自己置身在外,做的事情都是圍著別人轉。
如果這樣,還不如徹底自私。為了自己,哪怕只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承認自己自私,而且愿意為自己的自私付出行動,又能怎樣?
4
“徹底自私”是,“為家庭考慮前,先為自己考慮考慮”。
現在,我接受了自己自私的想法。我就是不想把自己的下半生耗在孩子和無盡的家務里。我不想自己在四十歲的時候還是現在的狀態。
想有改變,開始更多的為自己考慮的時候,發現生活貌似沒有那么多的不如意。
當自己看書寫作占用了不少時間,所以在陪孩子的時候會更加投入用心;在完成每天的寫作后,達成了目標,內心更滿足充實了一些,對孩子也有更多的包容;做完家務,會很快投入到看書寫作的工作中,減少了浪費空耗的時間,也就減少了自責和內疚,更好地接納自己,也更容易接納別人。
前幾天,幾個關系好的媽媽還在群里說,看電視節目上,好幾個老公出軌離婚的都是家庭主婦。我們幾個人也在群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我覺得,那些家庭主婦都是自找。
為什么你只為別人想,只做為別人服務的事情,就不能稍微自私一點兒嗎?
沒有一個人愿意面對一個失去“自我”的人,尤其是在外面見多識廣,事業小有所成,春風得意的中年男人。
5
“徹底自私”是,“女人必須要有堅定的‘內核’”
家庭主婦無論是定期美容保養,還是不停地“買買買”換新衣服,其實都不是真正地自私,為自己考慮,那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認為的“自私”,可以理解為,人格的獨立,精神的獨立,即“內核”。
你喜歡穿紅的,但我喜歡穿藍色,那我就穿藍色。你喜歡“波濤洶涌”,我只能自嘆“營養不良”,但絕不會為取悅而去“作假”;你喜歡打游戲,我喜歡看書,我們各自獨立,互不相干。你不必曲意迎合我,我也不必費心討好你。
女人在用心對待家人孩子的同時,也要為鑄煉自己的堅定內核而花時間和力氣。
假如,你現在所認為的“牽絆”都沒有了,你回到了單身的狀態,你還能以什么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技能?資源?人脈?
假如,老公現在和你提出離婚,你會不會覺得天塌了的感覺?
我想很多時候,家庭主婦在老公提出離婚的時候,感覺整個天都塌下來了,是因為,她們已經喪失了獨立人格,喪失了在社會立足的能力。
記得,在王寶強和馬蓉離婚的那場風波里,朋友圈里一個姑娘發狀態說:“男人為什么對躺在家里坐等澆水的花瓶充滿深情?始終覺得,女人一定要先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多少能創造自己的價值,才有資格,有立場站在愛的人身邊”。
這姑娘說的很對,只是對“價值”的理解有些偏頗,有點小極端。
對于尋常人家來說,有時候做全職太太是無奈之選,尤其在生完寶寶之后。說全職主婦精神空虛。我倒是覺得空不空虛是因人而異,不是因社會角色而異。如果本來就沒有一顆守住寂寞的心,工作了又能怎樣,或許只是加大了出軌的幾率而已。
女人的獨立不只指經濟,更多的是來自人格和情感的獨立。如果你愛一個人愛到完全看不到自己,就算你有獨立工作,獨立于社會,又能怎樣?
無論是愛情里還是婚姻里,首先是兩個人人格精神獨立的情況下,互相接納,相親相愛。不然,完全地忘我,等于把自己的“命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日,對方釜底抽薪,自己的世界將是一片坍塌。
我們是在暗夜中并肩行走的兩個人,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
還是周國平的這句話形容的貼切。
我們是家庭主婦,但我們仍然可以做到不依附于任何人。現在沒有創造直接的經濟價值,不代表我們沒有價值,不代表我們沒有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我們愛一個人,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不愛自己。
無論是工作還是事業,無論是美容還是打扮,無論是為了愛好興趣還是滿足內心虛榮,當我們從自己內心出發去為自己考慮,為自己做一些事情時,別人也將無法無視你的存在。即使有一天分開,你還是你,你還有一個人重新站起來的力氣。
是對未來的恐懼也罷,是未知的焦慮也好,反正,我就是個自私的人,不甘心讓自己的時間消磨在柴米油鹽中。沒有人能強迫你“無私奉獻”,當然,這也包括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