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一夢

動車駛到南京的時候,伴著“前方到站南京南”,心也開始震顫,終于來到南京了,曹公筆下的金陵石頭城。

很早的時候就想來南京了,不僅因為這里是六朝古都,時代已經過去,但是風韻依舊,也是因為這里有金陵十二釵,也因為這里有南京大學。

南京地鐵票


九月的金陵,有著初秋的點點涼意,人潮涌動,車水馬龍。因為杭州G20放假,南京的九月仿佛還是一個旺季。走出地鐵,隨手拍了一張南京地鐵圖,開始探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點:秦淮河,江南貢院,美齡宮,夫子廟,明孝陵,南大,江寧織造博物館?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夢里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詩宋詞里的秦淮河帶給我們太多的朦朧與期許,商女隔江猶唱,達官醉生夢死,燈紅酒綠間,細說著歌舞升平或紙醉金迷。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貢院功名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舉制度給了古代讀書郎太多夢想成真的機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十年寒窗,一朝得志。在這座貢院里,走出了明清兩代全國一半以上的官員,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四大名臣都曾任江南貢院考官,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吳承恩等皆為江南貢院考生。如今,雖沒有了趕考的青年,但為國為家奮斗的青年依然前仆后繼。


江寧織造博物館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說到江寧織造博物館,就不能不提曹寅之孫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巨著《紅樓夢》。中國人必讀《紅樓夢》,且每個人讀完都有不同的感動和憤慨。

于我而言,最愛的是那美的讓人灑淚的詩詞。“寒潭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圖片來自網絡 87 版《紅樓夢》


夢醒之后,揮別金陵。最后再看一眼這座城池,讓人不禁感慨,往事已經隨風去,今朝已是別樣景。

圖為明孝陵買的書籤一枚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