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今天看微信的時候,看到別人說自己迷茫的時候,對一切未知的時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這本書影響了她,然后我就百度了下這本書,下面是一些我比較喜歡的句子:
如果要把當代年輕人當成一個人,他/她應該是這樣的:他的眼睛遙望著5000米外的七色彩虹,心中堅信每個人都平等自由,腳卻踩在一片稀巴爛的爛泥之中;他的腦子已經接受了要活出自我的想法,心里卻困惑得要死,到底什么才是自己?
人生有這么多可能,哪一個才是屬于我的?
目標有這么多個,哪個背后才是最好的?
達成的方式有千百種,到底哪一條路確定能走通?
我的想法那么好,家人反對怎么辦?
有人拼爹怎么辦?房子怎么辦?
在這個定不下來的年代,修煉和創造人生反而成為一種最有效的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如果你不知道這世界和你將要去哪兒,最好的策略是先全力煉出一種在哪兒都能活好的能力,在有足夠力量和眼界的時候,開始創造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人生發展不應該像狙擊手,而應該更像導彈—先盡快地發射出去,讓自己適應環境的變化,讓自己飛得又快又穩;然后每秒都用激光重新定位目標,調整彈道,最后發現目標,一擊即中。
把修煉本身變成有趣的經歷,當過程值回票價,結果也就不那么患得患失了。
成長,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為什么是自己的樣子?
“自己的樣子”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自己的生命意義,并且實現它。
為什么是成長?
“成長”意味著這并不是一個“發現”或者“碰見”的過程,成長是一段漫長、艱辛又神奇的經歷,隨著每個人起點、天賦和目標的不同,這過程會綻放出無數的可能。
只是強調重要性并不會使一件事情變得有趣,過度的強調會適得其反。有趣的事情不一定重要,所以學會讓重要的事情變得有趣,才是關鍵。理智帶來的驅動力,永遠沒有情緒發動機—興趣推動得有力。
有趣是我們為未來做的準備,給未知的未來的存款。有趣是勇敢者的游戲:有趣的事情可能有用,也有可能無用;有趣是投資能力,而不是消費生活。有趣能讓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同時也越來越生機勃勃。有趣是種活著的、元氣淋漓的狀態,有趣證明我們還年輕,還在打開新的世界,還在長大,沒有長老。
當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價值比價格更重要時,你就擁有了看透卻不被看破的心態。這種轉變創造出一種更大的智慧:以入世的心態來玩,卻以出世的心態來發現價值。這格局孕育著更大的成長速度,成功是成長,失敗也成長。成功能讓你獲得成就,失敗能讓你獲得智慧,智慧又在孕育新的成功。
原來成功與能力不完全相關——成功不能證明你真的有價值,當龍卷風襲來,豬都會飛;不成功也不能證明你很糟糕,那只是下一個故事的開始—關鍵是走在路上的狀態。我們慢慢明白,成功就是用自己的節奏越走越近。
關于夢想,最可悲的不是你暫時沒有,而是有一天出現的時候,你卻發現自己完全夠不著。
如果你暫時找不到自己清晰的夢想,那么踏踏實實地做好現在這份職業,讓自己努力向頂峰走去。在上山途中積累的所有一切都會在夢想出現時刻,轉化為自我實現的力量。
寫給憤怒的你:
憤怒是好的, 憤怒意味著我們依然生機勃勃,依然沒有被現實壓倒屈服,依然愿意對世界感到不滿,依然認為世界能比現在好。但憤怒也意味著我們把自己幸福的可能性托付于對方。憤怒是因為自己的無力感,沒有力量僅憑自己就讓生活過好,憤怒同時意味著我們無法真正改變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從屬于它。
比憤怒更加好的態度,我想是善待自己。如果這個世界無法溫柔地善待你,你一定要記得溫柔地善待自己。如果能夠再進一步,就是悲憫。
寫給怕走彎路的你:
人生無直線,因為直線從不轉彎。而轉彎和改變,是人生必經之事。何況,你不走點彎路,怎么知道什么是直線呢?
寫給不完美的你:
專注于生命可能的部分,讓那部分發揮價值,此生就已足夠。
“讓我有胸懷去接納不可改變的,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并有智慧區分兩者。”
寫給愛自由的你:
如果世界沒有給我們選項的自由,但我們總有選擇的自由。在你暫時無力為別人的錯誤負責的時候,最好的方式不是指責,這個世界都翻船,重要的是先把自己撈出來。總有人在你生命里犯錯,但是只有你在你的生命里負責。
記得要活得精彩,活得認真,跟自己比。
愿你過上我從未看見與理解的生活。
愿你的生命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