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雜感

與高尚的東西為伍,你將不會感到孤獨。——路遙

我曾經見過許多這樣的場面,當一個人被問及平時喜歡做什么的時候,往往無話可說之時,便會來一句“我平時也沒什么特別的愛好,和大家一樣,也就是看看書啦”。如果真是的,我真要佩服他一下。可事實往往是,讀書只是一個擋箭牌而已,或許那個人除了教科書之外,幾乎不讀什么書。

由于種種原因,我感覺我們進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我們從小到大都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監督提醒之下才會看書,一旦脫離了這個環境,便會手不“觸”卷。厭惡讀書,讀書成為一種負擔,我們因此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我們從古至今的教育就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是一種美的體驗,然而我們卻把它變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如果不閱讀,何談做學問?

是的,我們應該喜歡閱讀。

閱讀是一種享受,你可以在皎潔的月光下,吟詩作對,自我升華,實踐那句“人類要有詩意的棲息”。

閱讀是一種幸福,你能進入一種純潔的境界,凈化心靈,擦拭雙眸,品味那句“清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閱讀是一種成長,你會變得逐漸成熟,提高品味,揮斥方遒,領悟那句“腹有詩書氣自華”。

當我們開始閱讀的時候,往往卻又陷入了另一個誤區。

我們現在的年齡看名家名作,總會懷有一種心理,就是覺得他們一切都是對的,是高明的,是言近旨遠的,而自己偶爾感覺不良或疑惑的時候,也會全都歸因于自己的淺薄無知。于是,我們摒棄了自己的思想,把刻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全部格式化,成為一張空的光盤,然后刻錄上別人的思想,播放別人生活的畫面。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盲從?我們年少無知?我們渴望得到稱贊的目光,別人的認同?不,因為我們既虛榮又膽怯,因為我們在想法設法擺脫稚嫩的笑臉而使自己深刻起來。所謂“深刻”,既能掩飾內心的膽怯,又可滿足外在的虛榮。于是,我們看到了那么多年輕的臉龐如此嚴肅,眉頭緊鎖,與別人聊著從名家那里學來的深微之言。或是把這當成炫耀的資本,以顯示自己知識的淵博,學問的精通。

學習名家沒有什么不對的,可如果我們從此就丟失了自己,那才是最可怕的。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拉曾說: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我們之所以要閱讀,不是要塞滿自己的腦袋,而是要擦亮雙眼,愉悅心靈,打磨自己的思想,使其煥發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青春”二字的下半部分是“月”與“日”,是代表光明的。如果我們的青春只是花前月下的喃喃私語,只是無思想的仰視,只是假借別人的光芒,那么我們的青春便只會是時光之河上的浮光掠影。我們需要從閱讀中不斷汲取能量,散發光明,照亮大地。

當有一天,我們發自內心的喜歡閱讀,我們才會真正地享受閱讀,體會那種幸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是從18月以前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的,之前只是知道閱讀的確有用,但不閱讀似乎也糟不到哪里去,所以只是零...
    心眸閱讀 166評論 0 0
  • 2016年下半年開始,一直更新自己要閱讀的書單,也買了幾大類別相關的書,除了文學類的雜書是自己喜歡而能一氣呵成地讀...
    藕禮君_蓮藕閱讀 150評論 0 0
  •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家為為成了一個逗比,現在我最喜歡給她的稱呼就是,“屁屁”、“笨笨”和“傻逼”。沒錯,今天...
    黑呼閱讀 507評論 0 1
  • 父愛如山。 山外的洋槐樹已經如茵 山內槐花如雪 樹下老屋青瓦紅磚 屋外的菜園青菜碧綠,豆夾黃色的小花攀上了 枝頭 ...
    海深深閱讀 202評論 0 0
  • 《路邊野餐》如是說: “為了尋找你 我搬進鳥的眼睛 經常盯著路過的風” 少年時代 是你的時代 今天在北京發布會...
    一只k喵的cc閱讀 8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