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搟面,是家庭常見面食。有的家庭直接人工制作;有的家庭先準備好厚面片,然后用手動壓面機壓制;有的家庭直接去主食店買機器壓制的面條;有的家庭去超市買手搟面掛面。
今天我在這里要記述的是用家用全自動面條機壓制的手搟面。
說起關于全自動面條機的購買決策,還是源于元旦假期回老家前夕與父親的一通日常電話。慣常的噓寒問暖過程中,談及父親的晚飯計劃,他很隨意地說打算煮點掛面條就行了。我心里一動,追問他在買現成的濕面條和掛面條之間,究竟愛吃哪一種。父親說當然還是濕面條好吃一些了,就是有時候懶得出去買。在那一瞬間,我就下了對全自動面條機的購買決策。
母親2016年基本上都在位于另一個城市的妹妹家,幫妹妹、妹夫照看他們在春天時出生的二寶兒。雖說父親已經算得上是老爸圈兒里手腳很勤快的人了,做飯炒菜不打怵,但是他一個人在家,可想而知,做飯熱情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日常飲食也就怎么省事兒怎么來。
之所以會想到全自動面條機,離不開一位媽媽朋友的經驗分享。我們兩家孩子是同一個英語課外班的同學。每次孩子們一開始上課,很多家長就都先回家去了,等到快下課時再來接孩子。她和我屬于原地等候的唯二家長,恰好也很談得來,所以每當孩子們開始上課,我們也就開始擺龍門陣了。這個冬季,我可是沒少聽她講家里買的面條機有多么多么好用,全自動,一條龍,而且用完清潔起來也很方便。于是,全自動面條機這款廚房電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做就做,而且我打算先自己收貨試用后再帶回老家,這樣比較穩妥。我先在網上查閱了一通資料,然后去常去的京東商城把所有“京東配送”類別的面條機按銷量排序查看,發現價格區間很是寬廣,從三五百、七八百到上千元,都有。自然是一分錢一分貨,價格越高的,功能介紹越誘人。
我一時難以選擇,決定還是先詳細咨詢一下那位媽媽朋友,了解一下她家面條機的具體品牌和型號以及購買商家信息。朋友通過微信發過來型號和淘寶鏈接。我很詫異地問她,在淘寶上買家電,這合適嗎?不擔心售后嗎?她告訴我說,幾百元的東西,問題不大,而且店家提供了正規發票,正常享受全國聯保。我將信將疑地打開“手機淘寶”,進入了朋友分享的面條機頁面,自然是要先看一下產品介紹和用戶評論,發現貌似都還不錯。我又去京東商城比較了一下價格,發現都是行貨,但是在淘寶上這家買卻可以省四百多銀子,心里微微有些竊喜,但還算能保持一點理性,畢竟商品本身過硬才是根本,在收到貨試用之前,其他都是浮云。
我在下單之前,還是堅持很認真地咨詢了一下店家發票和售后的問題,得到了肯定的答復,這才放心地下單了。
因為店家也在北京,所以晚上下單,次日發貨,第三天就收到了。包裝箱體積適中,很正規的樣子。我興致勃勃地取出所有組件,拿起《使用說明書》一一核對,發現好像少了一個餃子皮模頭。姑且放下這個疑問,我先照著《使用說明書》熟悉機身的拆裝,然后發現餃子皮模頭赫然裝在模頭支架上,難怪我一開始沒看到它。最喜歡機身下部的收納盒設計,可以收納所有七個模頭和一個餃子皮切圓器,這樣就不用擔心丟三落四的了。
研究完《使用說明書》和機器結構,大體上心里有數了。套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全自動面條機到底好用不好用,用了才知道。
先把機器組件中能用水清洗的都一一清洗晾干,選了手搟面那個模頭安裝到模頭支架上,然后取出機器配帶的量面杯和量水杯,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比例,1平杯面粉加70ml水,開始試用。全自動出面有兩個功能按鍵可選,一個是“快速面條”,另一個是“筋道面條”,我果斷選的后者。“筋道面條”功能會歷經“和面”、“醒面”和“出面”三個步驟,到了哪個步驟,面板上對應字樣就會亮起指示,一目了然。
雖然我早已有相關的知識儲備,知道和面后的標準效果看上去干面粉還會比較多,但是當我眼見為實的時候,還是不禁為出面效果捏了一把汗。等到出面的時候,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模頭支架位置,看著面條一點一點地露面,我才松了一口氣。因為模頭是全新的,可能小孔邊緣多少會有點不夠光滑,所以一開始出的面條邊緣看上去會有些毛刺刺的。可能隨著出面會有面粉補位,讓模頭小孔變得光滑一些,所以后期出的面條就格外光潔一些。
我起初還有些擔心壓出的面條會互相粘連,時刻準備要撒上干面粉進行分隔呢,結果發現這個擔心純屬多余,因為壓出來的面條非常筋道,本來就不那么容易粘連,再加上機器的吹風功能會在出面的時候自動開啟,所以壓出的面條就算是堆起來也不會粘連。
壓出的面條是連綿不絕的,可根據個人喜好酌情揪斷或剪斷。看著那連綿不絕的面條,我聯想到很多人過生日時吃的一整根長長的長壽面,頓覺很好很強大。
雖說是全自動面條機,但其實也是可以干預的,隨時可以按功能鍵,讓機器暫停。比如,我先選擇了“筋道面條”,但是我希望和面時間再長一些,我就可以在和面步驟結束且進入醒面步驟時按一下“筋道面條”功能鍵,機器就會暫停,我接著按一下“手動和面”功能鍵,機器就會再單獨和面一次,按說明書介紹大概全程長為6分鐘左右,我自己沒有計時。附加和面步驟結束后,如果你希望繼續醒面,那就不需要按任何鍵,直接放著不管就行了,自己掌握時間。等到你自己覺得醒面時間也差不多夠了,按一下“手動出面”功能鍵,機器就開始出面了,按說明書介紹大概全程長為15分鐘左右,我自己沒有計時。在出面末期,可能壓面桿兩端會窩著少量面塊歡快地隨著壓面桿旋轉,就是不去模頭支架那兒變成面條。這時我們可以按一下“手動出面”功能鍵,讓機器暫停,然后打開杯蓋,此時機身所有功能鍵指示燈都會熄滅,拿筷子扒拉出這兩處頑皮的面塊,把它們夾到壓面桿中部,蓋上杯蓋,再按一下“手動出面”功能鍵繼續出面即可。以這種干預方式進行面條制作時,當發現和面杯里已無殘留面塊時,不必非得等到機器自己在完成設定的“手動出面”步驟停止,按一下“手動出面”功能鍵,機器即刻停止工作。
在這里我還要補充一個小細節。我第一次打開杯蓋扒拉完頑皮面塊再蓋上時,發現所有功能鍵的指示燈都不亮了,這樣就沒辦法繼續使用。我檢查了插頭插座,沒發現問題。趕緊聯系店家,店家果然是很有經驗,讓我看看蓋子上的三角形標志是否對準了“醒面”,還說合上蓋子時會聽見“咔噔”一聲到位。我看了一下,果然是因為蓋子沒有到位,按照指導操作了一下,悅耳的“咔噔”一聲后,所有功能鍵指示燈都瞬間亮起。
其實出面完成后,在壓面桿與模頭支架接觸的這端,上面還會包裹一薄層面片。我一般在出面完成后,斷電,旋下模頭蓋,然后拔下模頭支架,撕下那剩余的面片,可以撕成小片,等到煮面時一起煮,不浪費。
此時,根據我的經驗,最好趁著面塊松軟,用機器配帶的通孔針把模頭小孔里殘留的面塊捅掉,過一陣等面塊都干了就不好捅了。至于壓面桿螺紋上可能殘留的少量面塊,不用著急收拾,回頭吃完面條再收拾也來得及,用手或者通孔針隨便一碰,干了的面塊就掉下來了。和面杯里也沒啥殘留面塊,可能有點干面粉,取下和面杯,倒置并用手拍拍杯身,就能震下一些面粉。機器還配帶了清潔刷,可根據需要用刷子撣撣杯壁上的面粉,撣撣壓面桿,等等。清潔,就是如此簡單。用完收起來時用干凈的罩布或者塑料袋蓋上,下次可以直接使用,不必水洗。
接下來就到了煮面環節,說明書建議煮8分鐘左右,具體按面條厚薄粗細和數量靈活調整。根據我的經驗,一平杯量面杯的面粉做出的手搟面,面條下鍋并重新水開后,煮8分鐘正好熟。但是如果是同樣數量的空心面,因為比較粗,建議煮10分鐘,否則容易生芯。
大功告成后,一品嘗,使用手搟面模頭壓出的手搟面,吃起來筋道順滑,比我自己做的手工手搟面還筋道,相當棒!
我個人比較愛吃手搟面這種,但兒子愛吃空心面。說起來好笑,開始那幾次做空心面,壓出來的空心面還是空心的呢,等煮熟就扁了,兒子提議我改進。我上網查了一下,恍然大悟,原來可以剪成寸段啊,大概每段3厘米左右。之前我都是按20厘米左右的長度揪斷的,煮出來就扁了,自從剪成寸段后,煮熟后絕大多數都是空心的了,兒子表示很滿意。
試用結果非常滿意。我干脆把第一臺面條機留著自用了。為了表示一視同仁,又下單分別給我們雙方父母家各買了一臺。元旦假期開車回老家時都給帶回去了。父親現已退休,以前的工作與廣電有關,所以對于電器類產品很容易接受,我們給他演示了一下如何使用,他就掌握了。
父親贊不絕口,我心甚慰。
自從高中住校,陪伴父母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來京讀大學后,一年回家兩次。工作后,一年回家一次,直到現在。我們成家購房后,父母也分別來過,但是都是沒住幾天就想家,覺得哪兒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那里有自己熟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兒子出生后,母親來京幫我們帶了三年孩子,父親堅持一個人在家不過來,父母都為我們犧牲了很多。
當我們青春年少時,父母年富力強,支持我們去自由飛翔,去領略外面的世界的精彩。當我們自己也晉級成為父母時,我們的父母已垂垂老矣,即使潛意識中會有些羨慕那些子女在身邊的同齡老人,但是還是不改初衷,支持我們,力求不給我們造成負擔,無論是情感上的還是經濟上的。他們這一代人似乎一直都是做著奉獻的一代人。
雖然不能長伴父母左右,不能經常親手為他們做手搟面,但是通過面條機壓制的手搟面,我想多少也能傳遞我對他們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