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Z:復活的F》:這盤冷飯挺好吃

評分:6.7/ 10分,3 / 5分。

炒冷飯是對這部劇場版最大質疑,特別本片已經是幾年前的了,連最新連載劇集龍珠超都將其增添細節TV化。然而能在大銀幕,尤其是內地的大銀幕上看到完整影片,也沒啥遺憾了。

這些年,筆者在大銀幕上看到了兩次柯南當年最新劇場版,看到了火影最新劇場版,CG化的圣斗士星矢與哆啦A夢,機器貓劇場版,小丸子,還有墊底辣妹與真人版寄生獸,蠟筆小新與海賊王也即將上映。不得不感慨,我們迎來了一次國內大銀幕上日漫甚至是日本電影的盛世嗎。

當然,除了柯南與火影之外,筆者最想看到的就是龍珠劇場版,畢竟是童年最愛的一部漫畫作品。

龍珠超中TV化的部分相比本片最大不同在于增添了悟飯被秒殺的劇情與悟天克斯的參戰,還講到了弗利薩修煉過程,主要增添了諸多細節來把故事講的更豐滿。再看這部原始的劇場版,真的可以用簡單粗暴來形容,劇情就四個部分直接拼湊,連轉場都省略:弗利薩復活,悟空貝吉塔在維斯處修煉,短笛小林武天老師天津飯與悟飯抵擋弗利薩大軍,悟空貝吉塔參戰。中間的過程,大量細節被盡可能砍掉,時間都留給了戰斗。

神與神是日本第一部IMAX電影,而復活的F則是日本第一部IMAX 3D電影。從影片中能看出許多戰斗鏡頭都是精心設計過以便于3D呈現,即使影片其實沒啥3D效果。在二維畫面中加入一些三維渲染的實體并不少見,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頭文字D動畫劇集中的車輛經常在飆車過程中做成三維對象以此增強畫面表現力,觀眾可以更加清晰的觀看車輛的運動與漂移。復活的F里面這種手段除了弗利薩飛船與北都建筑物進行的三維渲染,主要作用于來襲的氣功彈與射出的沖擊波。戰斗中的主體處于離攝像機最近的位置,遠處的大軍或者氣功彈則三維化實體的形式處于畫面中不同深度的位置,就形成了比二維畫面更清晰的層次感距離感和立體感,在大銀幕上讓觀眾產生一種強烈的臨場近距離觀看的錯覺。可惜要是配合上優秀的3D出屏效果,這種觀感會更強。每每看到這些鏡頭,筆者都不禁在想,圣斗士都CG化了,龍珠啥時候也出一部CG電影。

其實從神與神開始,包括本片與龍珠超,對戰斗的表現都和當年有很大的不同,除了畫崩了、制作沒有當年那么高水準之外,或許也是在追求新的表現方式以求滿足當下新觀眾的喜好。以前龍珠Z動畫中除了各種地圖炮大招之外,著重用簡單的線條軌跡直接表現格斗中的拳腳速度。但是復活的F中對速度的表現都偏重于側面,大部分時候只能從空中不斷轉移的空氣爆炸感受到速度之快,直接的拳腳速度都沒怎么體現反而突出每一擊的力量。特別是龍珠超這新劇集中,氣功彈與沖擊波的形式不斷翻新,對純拳腳的使用卻越來越單調。

原班聲優,經典片頭曲,還有字幕對名詞準確的翻譯,不管怎么說,隨著在電影院中看到實實在在的龍珠電影,才會有種真切的感覺,日漫心愿單上又可以打上一個紅勾。

在電影院觀看一部龍珠劇場版,CHECK!


(史歌出品,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史歌

2016年10月22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