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擁有的都是僥幸啊,失去的都是人生。
? ? ? ? ? ? ? ? ? ? ? ? ? ? ? ——歌曲《關于我愛你》
想起一位尊敬的長輩對擇偶觀的教導,選對象時有兩個原則:一是善良,二是聰明;又想起看到的一句話,公司單位用人時依次選擇:正直、善良、能干、聰明。雖然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卻有一個共同點:善良永遠是排在聰明前面。大智若愚,時代不缺聰明人,只要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總是會有很多“聰明人”涌現。
關于聰明和善良如何選擇,有人說這不僅僅是道德上的問題,更是一種認知問題。人不可能在擁有完全認知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就像在探索未知世界時,我們不可能在有了完整的地圖才開始行動。在行動中,指南針比地圖更重要。而善良是指引我們做出決策的原則,是指南針;聰明是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懂得越多越聰明,就好像地圖上的標注越多越清晰。當面對不確定性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細節清晰更重要。聰明是一種短期能力,善良是一種長期的智慧。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長期主義。能夠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是勇敢,接納不能改變的需要一顆平常心,而能夠在人生漫漫長路上分辨哪些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的,需要能看到更遠處的眼光和智慧。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當下得到與失去的焦慮中。是啊,在這個關鍵的人生階段,每一個選擇都與未來更遠的事情相關,以至于小心翼翼地生活,常常在患得患失中度過,生怕走錯一步路。如今看來,過去那些得到與失去都是必然,因為那就是我當時的生活信念,指示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不經歷過這些,那時的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愿違背自己內心的吧。一旦了解這一點之后,失去也沒那么重要了,坦然接受未來還會有更大的失去和遺憾,早早就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去接受它。
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沒有遭遇過巨大的天災人禍,而我們卻偏偏知道了,人生是不完整的。
今年過年的走訪親戚似乎跟往年有點不一樣,或許是經歷了去年整個春節困在家不能外出的窘境,今年不管去哪都主動熱絡地攀談起來,又驚覺以前怎么沒有發現有這么多小孩,許久沒見竟然長這么高了,被一群小孩圍著叫叔叔阿姨,卻分不清楚誰是誰家的小孩……為什么要叫我阿姨?哦,原來他們都是兒時玩伴生的小孩了。在長輩們眼中一個人最大的成就莫過于兒女雙群再加一份穩定的工作,缺少其一就不是完整的人生。在他們眼中,生活是如此簡單又如此復雜。
有人說我和過去幾年相比變化挺大的,更加“吃得開”了。有點驚訝有點欣喜,原來在她們眼里我是這樣的人,甚至還有點得意過去的我掩飾得挺好。這些年確實一直在變化,只不過我并不是努力變得更合群,而是努力發掘嘗試如果能用愛和感恩填滿生活,是什么樣子。我成為的只是我自己而已。
忙忙碌碌的春節不知不覺就過完了,悄無聲息。似乎只有和親朋好友,和愛的人呆在一起才能心安理得享受時光的逝去,一個人的時間里適合向前奔跑。
人們總是更容易遇見和自己相似的人,愿你想成為的人,愿你所遇皆良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