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一直很慶幸我的父母雖然生活在農村,卻格外重視對孩子的培養。我母親初中是“市級三好學生”(自愧地說我至今沒有拿到過市級的榮譽稱號),卻因為外公外婆不重視讀書而讓她在初中畢業就拜師學藝,到現在都為生計忙碌,從一個尖子生變成了混在柴米油鹽里的主婦。 ? ? ?
? ? ? ? 她把自己的遺憾和希望加在我身上,我當然也曾抗拒過,常常因為一次考試的失敗承受指責,被痛罵“對不起他們的心血”。但我漸漸明白,他們是想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讓我在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不要那么無力——除了撫養成人,其他都要靠孩子自己去拼,什么都給不了。
? ? ? 現在的我,國內985名校&C9聯盟高校在讀,再往回看自己來時的路,更多的是感激,感激父母更感激拼命的自己。雖然每一次努力時都告訴自己再忍忍,熬過這個階段可以輕松——就這樣安慰自己度過了中考、高考,在新的起點卻依舊無法停下腳步真正輕松。
? 因為總有比你牛逼比你更努力的人在你身邊,你若不努力就只有掉隊,只有前功盡棄。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我跑到了半路又放棄,把壓力傳給下一代,讓她背負著更沉重的擔子從頭跑起。我知道那種孤注一擲又時而絕望的感覺有多痛苦。
? ? ? ?因而,我從鄉下小學考到了城里最好的初中,在那個有錢人和“天才”的世界里度過了最平凡無奇的三年,低調地又不出所料地以班級第一的成績考上省重點。之后發現自己所謂最擅長的成績在班上也不過中等,其他更是門門偏下——第一次期中考我考了全班31名,所以即使之前答應自己考上高中就好好休息,還是被環境逼得無法做到。一個人如果習慣了優秀,是很難甘心像差生那樣被對待的。
? ? ? ?我又開始挪動自己停下了半年的腳步,開始了新的一次努力。那之后,整個高中,我在食堂吃早飯的次數屈指可數,拿著燒餅或者幾個生煎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冬天的六點鐘天還很黑,我很怕黑,但也無數次為了躲雨提心吊膽地沖進實驗室詭異的燈光中,從連廊走向教室。后來也有幾個同學跟我一樣,為了節省時間不在食堂就餐早早去教室自習,因此我們班從高一到高三一直是亮燈最早的班級。
? ? ? ?
? ? ? ? 有一次,教導主任難得的起了個大早,在唯一一間亮燈的教室里看到了五個正在埋頭苦讀的姑娘。那天早上,他在廣播通報表揚了我們班,可對我們來說,這似乎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之后的期末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三名,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你要忽視其他人的努力,你不能老拿自己跟人家的成績去比,只會挫敗。你只能做好自己該做的,結果不是你該預測的東西。 ? ?
? ? ? ?當然,也許看到這里你還以會嗤之以鼻的把我跟書呆子等同,以為我所謂的努力就是死讀書。其實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實的時光。即使我為了自習不舍得花時間在食堂吃一頓早飯,但我依舊參與各種學校的活動,乒乓球比賽、朗誦比賽、英語競賽、校刊編輯、團刊編委、創辦新社團……又擔任了英語課代表、文學社社長以及團委辦公室主任。
? ? ? ?我不知道這樣的經歷到現在帶給了我什么,至少我很享受跟優秀的人在一起的時光,跟他們一起共事之后,回到教室,只會更有動力和效率去學習。學習跟工作的統一,在高二那年達到了顛峰,順便一提,正是這些學生工作讓我也開始小有名氣,找到了Mr.Right(現在他在一所比我更好的985)。當你變得優秀的時候,你才能把更優秀的人吸引到身邊。
? ? ? ?幾乎是剛剛交代完手頭的工作給下一屆就猝不及防的感受到了高考的壓力。高考讓我很長一段時間處于焦慮的狀態,因為我讀的這十年書,是白讀還是助推就由這一場考試決定。在這種孤注一擲的時候,你背負越多,期望越大,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 ? ? ? 所以我也會很羨慕班上那些有著良好家庭背景的人,比如我的后桌,她成績中等,卻直言到國外隨便找一所大學都比某985強,事實也如此,她現在在英國排名前十的學校念書。當然,她自身也非常努力,但是她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不需要拼命,可以隨時放棄學業去繼承家里的事業。
? ? ? ? 可我們這樣普通的人,在高考面前似乎真的只有孤注一擲,感恩命運垂憐,最后去了自己想去的學校。我幾個好朋友最后都很可惜地發揮失常,去了實力不相匹配的大學。
? ? 就在我以為我終于可以歇著的時候,問題又來了——我們大一不分專業,想要去好的專業又得再拼一次。我仿佛聽到了自己內在的聲音在抱怨,“不是說好拼命最后一次嗎?為什么又要繼續了? ”親愛的,我也不想這樣,我也想要一勞永逸,可是別忘了,在一個更優秀的人凝聚的小世界里,你放棄了就又處在谷底。
? ? ? ?最近專業剛剛確認,去了自己一直想去的又是高GPA要求的專業,某成績統計軟件對我說“恭喜你打敗了本校85%的學渣喲”,這是一年前的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一個新成績,所以你看,你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真的不必去預測,把它當成一個未知的驚喜也許更耐人尋味。
? ? ? ?如今沒了高考和分專業的壓力,父母也對我引以為傲,但我都走了那么久,還怎么舍得停下?與其讓我的孩子再承受一遍同樣的壓力,不如干脆一股腦把這條路走好,讓她今后有更自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