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男孩叫小安

記得孩子小的時候,有段時間,我常常因為他不回應(yīng)人家的問候,而焦慮不已。看著比她還小的孩子,也會對迎面走來的人微笑問好,而我的孩子已經(jīng)完全學會說話了,卻非但不主動問候,就連對問候也不做反應(yīng)。不過,幸好我們一起讀了不同的書,了解到不同的孩子和觀察孩子的方法。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我的孩子也有自己跟人打招呼的方式,他是擺手而不是開口問候,但即使這樣,也贏得很多鄰人朋友的喜歡。尊重孩子獨有的方式是助推他健康成長的正力。

讀到《不可思議的朋友》這本書后,我們想起了我們讀到過的別的形象獨特的小朋友的形象,其實就我而言,看到小安,我想到的是黑柳徹子筆下的巴學園里,豆豆遇到的那個小兒麻痹癥的朋友,他正常的融入孩子群中,豆豆注意到的只是他走路的姿勢與眾不同。同樣《不可思議的朋友》的作者田島征彥,也來自日本,這真的不只是巧合。小豆豆的感覺令我意識到,關(guān)于人與人區(qū)別,孩子的認知很明確,僅僅是不一樣的那一點而已。

而《不可思議的朋友》這書中的小安則是表達不夠順暢的孩子,在孩子的眼里,小安爬桿是相對危險的事。大家對小安的態(tài)度影響著太甜和讀者朋友,小安毫無原因地跑出教室的那個細節(jié)很讓人感動,他的同桌跟他身后出去陪他在操場上待了一會,就一起安靜地回來。這讓我想起,小豆豆和小兒麻痹癥的小朋友爬樹時相互幫助的細節(jié)。這里既有態(tài)度也有方法。

人們成年后,會把人群分類,也會對一些行為或肢體上有“不可思議”的情況的人,歸為不方便的一類,或給與他們超多的照顧,或給與他們超多的不屑。而對于生命的認識,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認知可能會受到先入為主的養(yǎng)育者的影響,但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也能夠尊重孩子,鼓勵他有自己對生命有自己的認識,就像書中的太田,便會出現(xiàn)小安所能感受到的這種氛圍,非常暖心。當然小安成長在熟悉他的同學和老師中,大家即了解小安又有心照顧他,而太田剛認識小安,就是需要學習照顧小安的。顯然他耐心還是不夠,導致小安害怕,拼命逃跑,險些出事。

小安的媽媽抱著他痛哭不已,這是家長的態(tài)度,對小安的未來充滿了痛苦的擔憂。太田則是通過這件事,更多地了解到小安。所以在他和小安進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后,遇到小安被別的不了解小安的同學欺負,太田會沖出來保護小安,小安非常感激!正常的情緒小安都會有所表達,用他自己的方式。

畢業(yè)后太田和小安,在島上都有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這是值得安慰的小安的命運,當然他們都有自己的煩惱,小安和太田也不例外,直到那次太田遇到委屈時,小安過來安慰,這就是朋友的相互支撐。很欣慰能看到小安在長大后,有屬于自己的工作和朋友。這是個暖心的故事,也是關(guān)注生命的細心之作。

關(guān)于生命部分缺陷,不管是先天或后天的,需要我們客觀面對。在孩子出生后,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究竟該不該告訴他生命的脆弱,和諸多我們成長中不斷會遇到的各種糟糕的問題,。過了三歲,有幾次我試著跟他談,孩子看起來并不感興趣,他會說不想談他看不到的事,以后遇到了再說。所以有一次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注意到了一個有拼寫困難的孩子,孩子明白有的小朋友不是不努力,他本身的確有這方面的不容易;還有我們讀書的時候看到過隱形男孩,當內(nèi)向的孩子遭遇忽略就會變成隱形人,當他迎來關(guān)注的目光,他也會積極融入集體。

所以有些生命會有先天的困難,就像太田遇到的《不可思議的朋友》小安的表達困難,這給他在與人相處方面帶來了很大障礙,但因為他能在充滿愛和尊重的環(huán)境成長,他增加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力量。而作為幫助小安的朋友,獲得的也是不可思議的快樂!太田是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言傳身教學會了和小安相處,而事實上,我們在與人相處時,也都存在這樣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愿我們的孩子能夠像太田一樣,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不同特點的朋友能夠了解他之后再學著與他相處,而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先入為主。因為有的朋友他叫小安,之后,還會有其他更多的不一樣的朋友陸續(xù)出現(xiàn)。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