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繁花似錦,草長鶯飛,一派欣欣向榮。走出家門,披著棉衣不覺得熱,穿著單衣不覺得冷,天空瓦藍澄澈,空氣清新宜人,想想去冬的凜冽嚴寒和令人窒息的霧霾,感覺此刻的人間,宛如天堂般美麗怡人。
大好時光里,我們的歷史必修二進行到了現(xiàn)代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歷程。對當年的社會主義建設,老一輩領導人尚且因為沒有經(jīng)驗可以參照,在摸索中走了很多彎路。對于我們那些涉世不深,閱歷尚淺,又因高考不考而不加重視歷史的學生來說,必然難以把握。果然不出我所料,這部分內(nèi)容學生講起來有很大困難,有些學生只能照本宣科,我耐著性子聽他們講完后,又基本上重新講了一遍。
但凡事總有例外,還是有學生能帶給我驚喜。結合這學期以來學生講課的情況,總結起來,亮點大致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導入。
記得在講工業(yè)革命時,講課的學生先問了一個問題:倫敦曾被叫做什么?同學們呼應:霧都。講課的學生說:對!是叫霧都。接著他描述了一番當年倫敦被污染的情景。又問:那么大家知道倫敦為什么會遭受這么嚴重的污染嗎?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工業(yè)革命……
再比如,今天學習建國后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歷程時,有一個班的學生給大家講了一個赫魯曉夫的故事,以此導入。
導入的作用我們都清楚,但我們有時候上課過于隨意,經(jīng)常忽略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能有這方面的主動意識,讓我非常驚訝。
二、能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比如多媒體。因為時間有限,大多數(shù)學生下載利用了網(wǎng)上的課件,但也有學生對課件進行了修改和取舍,還增加了一些調皮的東西,比如課件首頁制作除了醒目的標題內(nèi)容之外,還標出了主講人的名字。課件末頁用花體字打出:祝可愛的九零后們學習順利,所向披靡!
三、板書形式多樣。
有的把課本內(nèi)容大標題、小標題依次中規(guī)中矩標出,也有用表格或框架方式列出所講內(nèi)容,有的在黑板上畫出了柱形圖,還有的在黑板上畫出了示意圖。比如講“新航路的開辟”時,有個班里的學生提前在黑板上大致畫出了亞、歐、非、美等各大洲的輪廓圖,然后邊講課邊完善、標識相關路線,手法熟練,線條流暢,讓我很是佩服。
四、能通過上網(wǎng)、查看資料等方式,補充一些教學內(nèi)容,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比如講“中國古代的商業(yè)”時,有個學生主要講述了古代中國貨幣的演變歷程,其中的某些細節(jié),也讓我學到了一些東西;有相當多的學生穿插了歷史人物或者歷史故事,比如范蠡、哥倫布、張謇、榮氏兄弟等等。
五、課堂語言多樣、輕松幽默。
有些學生平時可能并不講普通話,講到著急處,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干脆轉換語言,直接用方言代替;有些學生則語言表達能力相當強,且輕松幽默。比如有個學生在講工業(yè)革命時,穿插了發(fā)明飛機的萊特兄弟的故事,說了一句:“唉!其實誰的人生中沒有點故事呢。”講到萊特兄弟小時候的家境時,他說:“那時候,他家里孩兒多……”讓人忍俊不禁。
六、課堂上有大量互動。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講課時,會把課本內(nèi)容提煉成問題,提問他們的同學。有時候他們會把問題拋給坐在教室后邊的我。比如有一次,學生在講“近代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動”時,因為使用了網(wǎng)上的課件,在對一段材料進行分析時,講課的同學提問了同學,但無法對同學的解答判斷對錯,因此直接說:“這個問題我也不清楚,老師你來說說吧!”我笑著站起來談了我的看法,講課的同學說:“大家也應該像老師一樣,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有一次,被提問的學生回答不出來問題,講課的同學讓他指定一個人幫他回答,被提問的學生就說:“我找老師幫我。”我只好站起來幫他回答了問題。
七,有些學生能對所講的內(nèi)容進行獨立思考。在講到“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一目時,講課的學生講著講著,忽然停下來看著我:“老師,我覺得這樣挺不好的,會不會破壞環(huán)境啊……”學生的問題有點縹緲,但帶出了許多問題。我稍加思索之后,結合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并大致給學生介紹了目前的一些史觀,告訴學生,世上本無對與錯,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八,有些學生會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重組。
比如在學習新航路的開辟時,有個學生首先帶著大家了解了“新航路”的大致情況,然后再回頭學習了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影響等;在學習工業(yè)革命時,也有學生首先講解了工業(yè)革命的概念,然后講解了工業(yè)革命時背景。這樣的教材內(nèi)容處理方式先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再探究“為什么”和“怎么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在教學中也經(jīng)常這樣處理。
感謝理科班,感謝這學期的嘗試。如果是在文科班,為了趕進度,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會有顧慮。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但我們一成不變的教學很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但愿他們能有所收獲,雖然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