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第一個讀后感,關于《魅力的力量》,意外之中接觸了這本短小精悍的好書。這本書的內容并不多,但是它卻很好地詮釋了一個概念:
魅力的關鍵是讓對方感覺良好。
我們常常忽視概念的重要性。我們的思維模式本質上就是由大腦深處那一個個概念構建出來的。那些下意識和潛意識的行為本身就投射了我們相信的那些概念。
那這個概念又意味著什么呢?這可能會顛覆一些社交障礙朋友的直覺。因為你的魅力怎么樣本質上并不取決于你自己,而在別人的大腦里。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是一個非常反智的概念,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如果你有技術有能力,即使別人不知道,你可以出活,用自己的工作成果告訴別人你是有實力的。可是魅力呢?原本就是別人對你的評價,唯一的評價主體就是你周圍的人,如果他們都無法感受到,那魅力談何而來?
這個概念對那些專注在做事上,忽略社交的朋友真的是一劑良藥。當我們對概念和目標有了新的認知,那么我們就更容易轉換自己的思路,去試著提升自己的魅力。有些朋友肯定要問:那怎么讓對方感覺良好呢?難道要去學那些拍馬屁的人,天天說別人好話嗎?
不是的,對于那些執著于關注自我的人來說,要理解這個概念可能并不太容易。我們讓對方感覺良好并不是要去刻意奉承別人,而是改變我們自己,只不過是增加了人際覺察。
改變自己?怎么改變?和讓別人感覺好有什么關系?
社交障礙者往往會更加專注在自己身上。但是你的好,不是每個人都能看見的。更殘忍點說,大部分人是看不見你的好的。這個時候,需要多留出一部分注意力,去看看別人的好,認可別人,欣賞別人。然后表達出來,真誠地告訴別人。于是,一次連接,一個紐帶,就這么形成了。這就是人際覺察,你也可以籠統地把它歸到情商里。
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難關,就是我執。我們大多數時候真的太把自己當回事,覺得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自己就是比別人厲害。你講到一個點,我知道更多,我要迫不及待地去補充發表意見,以體現自己的厲害。但很多時候這個根本不重要,只會體現出你并不尊重別人。換句話說,口頭能表達的含義,只是內心理解的一小部分。你怎么知道別人一句簡單的判斷背后沒有更深刻的洞察和分析呢?也許別人早就又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三境界了……
放下自己,欣賞別人的好,肯定別人的好。是我們的解決之道。“的好”是關鍵,我們可能看不起某些人的某些行為和房門,但不要因為一些地方而全盤否定一個人,任何人都有我們值得欣賞和學習的地方,這個認知這是我們心智成熟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要學會洞察別人的優點,并且加以表達。這本身就是一門功夫,一門藝術,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復錘煉。
既然解決了概念認知的問題,那后面的方法層就更容易了:接受,欣賞,關注。多認可別人,與人談話就能發自內心微笑 ,溫和注視聆聽對方的講話,然后由衷地表達出你的欣賞。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欣賞并不是拍馬屁,而是由內而外的認知。這一點,同樣意味深長!你是通過欣賞別人,然后改變自己,進而成為一個更有魅力的人!
最后,就是不斷地實踐,從身邊的人開始做起。只有在實踐中找到拿捏的熟練度和分寸才會顯得更加自然,從而演變成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久而久之,朋友們就會發現,你好像有變化了,比以前更有魅力了!于是,我們就又一次成功地完成了自我的一次升級!
希望一年后可以看到大家和自己都成為一個更有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