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婚是件小事

在意外和生存面前,婚姻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前段時間,有個傣族朋友的親戚去世了。三十多歲的年紀,因為賧佛節(jié)去自家樓頂看大型孔明燈,喝了點酒,拍照的時候一不小心踩空從樓上摔了下去。雖然樓房才有兩層,但是摔下去以后兩個小時沒有被發(fā)現(xiàn),所以錯失了救治時間。我問傣族朋友,為什么掉在自家門口兩個小時沒有被發(fā)現(xiàn)?朋友說,其實他掉下來的時候一直在呻吟,但是因為傣族人經(jīng)常喝醉酒所以家里人以為是哪個醉漢又醉在自家門口,所以沒有出來看。(寨子里沒有路燈)
甘肅康樂一家六口服毒身亡:28歲的母親楊改蘭先后讓4個孩子服毒,其中大女兒8歲,然后和丈夫先后服毒身亡。

我見過最“合適”的情侶是在一起2年后步入婚姻殿堂。

兩個人在英國留學時相識,相戀2年后,步入婚姻殿堂。男生出于對女生的照顧和愛而選擇留在女生的故鄉(xiāng),婚后,他們有一個可愛又聰明的胖兒子,孩子也都是家里的老人在帶,兩個人的生活也算得上輕松悠閑,偶爾旅旅游買買昂貴的包包。可能這樣的結(jié)合在很多人看來應該算是完美了,但是終究他們沒有走過7年之癢。

有時候可能婚姻只是到了那個時間,到了那個緣分,也可能只是恰如其分的感情讓他們走進婚姻殿堂。然而離婚也許只是緣分已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繁瑣打破了人性美感下的裂紋,別的,并無其他。

離婚只是對一件事情終結(jié)的名詞,并不是對一個人人生終結(jié)的動詞,理智看待離婚,結(jié)婚也就變得沒那么重要了。

在世俗里,大部分人還是很恐懼離婚,覺得離婚就意味著自己某些方面的極度失敗或者意味著自己的下半生可能不會幸福,然而,社會上好像很多人詮釋了離婚不同的含義。

王菲是二婚,賈靜雯是二婚,汪涵是二婚……傣族人結(jié)婚不拿結(jié)婚證,可以結(jié)很多次婚,目前我知道的最高紀錄是七次婚姻(他們除了不拿結(jié)婚證以外跟正常的婚姻沒有區(qū)別)。甚至于德國人年輕人不愿意結(jié)婚,合適就同居,不合適就分開,不需要過多的理由和借口,雖說這些都只是一些社會現(xiàn)象,但是他們告訴我們和平的接納離婚。

為什么普遍的人都會小心翼翼對待婚姻?

大部分的人都會把自己一生的幸福歸結(jié)于婚姻,實際上人這輩子相濡以沫的人是自己不是別人。

我見過一個朋友的媽媽,在見她媽媽之前她曾經(jīng)跟我抱怨過她的爸爸,她說,她爸爸是一個特別特別固執(zhí)的人,沒有任何耐心可言,一言不合就會大發(fā)脾氣。我問,那你媽媽呢?她說,媽媽性格特別溫和,無論遇到什么事情總是可以和顏悅色。

那天,見她媽媽的時候我愣住了,阿姨穿戴端莊大方,微笑著跟我握手問好,從她的穿著打扮我覺得我無法正確的判斷出她的年紀,也根本看不出來她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縱使在聊天過程中她有一些憂慮,但是,我能夠感受到她的平和。我很難想像她是怎么樣跟她暴躁如雷的老公相處的,但是,作為女人,她活的很成功。

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想里女人終究是要靠男人的,實際上,一個女人也可以在打理好生活打理好工作之余還打理好自己,以此來和男人形成“合作關系”。一個懂得生活的人才有能力更好的去經(jīng)營一段感情吧?

每個人的人生都擋不住有意外的驚喜,比如中500萬,或者機緣巧合得到一份美食的配方,再或者吃苦耐勞的能力高過百分之八十的人,或者智商,情商都能夠略勝同齡人一籌……各方面因素占據(jù)一條,過上小康生活的概率都不會低。

最近在看《歡樂頌》,為什么追求邱瑩瑩的是渣男白主管,追求樊勝美的是注冊公司的老總,追求安迪的是大鱷老譚?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中國的那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不是我們自己內(nèi)在本身不足夠,所以才會遇人不淑?

為什么那么多人會把自己一輩子的幸福壓在另一個人身上?

我想,可能大概是覺得自己這輩子自己沒有能力支撐自己想要的生活吧?當一個人能夠足夠支撐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大概結(jié)婚只是他日常生活中一件事情而已,僅此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