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重新認真思考了一下,然后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什么呢?假如有一天我怎么了呢?然后會怎樣呢?
我想不如想象假如有一天我出了一本書。題目是【我的夢想】或【我的人生】或【我的愛人】。
從小一直那么喜歡閱讀,因為沒有那么多閱讀的資源,我會在掃地時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張寫有字的小紙片,而停下來,不知不覺地閱讀起來,小時候凡是發(fā)現(xiàn)有寫有字的東西,我都會莫名其妙地停下來,放下手中的活,緊張地把寫有文字的東西看完。
閱讀對我來說是那么的如癡如醉。整個少年凡是哪里能弄到書的地方,就喜歡朝那兒鉆。爸爸枕頭底下的書,都是武俠小說,然后就是書店,我們那會兒的書店里都是各式各樣的名著。什么名著都有,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復(fù)活】,【簡愛】等等。凡事市面上有的,我們這邊的書店里都有,有時買不起就在那里看,有時向媽媽要到錢,就把書買回家。然后在看這些課外書的時候,從來不是光明正大地看的,一直等到爸媽睡覺了,然后把書拿出來,偷偷摸摸地看上幾頁。有時晚上看書看的很晚,第二天上學(xué),總是卡著點去上學(xué)。班主任總是微笑地朝我點點頭,于是我就在班主任的寬容里,完成了一本本小說的閱讀。凡是精彩的,有意思的,我一定要讀完了才甘心,像是脫胎換骨了一次。
長大后,事與愿違地學(xué)了醫(yī),每天看人的時候也只想著站在你面前的人,五臟六腑都在什么部位,哪根神經(jīng)連著哪個器官,血液是怎樣在人體內(nèi)歡快地流動。器官,細胞,大腦,心臟。這些病理生理的東西都是沒有感情的。在面對病人時,你必須非常的理智,非常冷靜,非??陀^地對待每次的病情變化,不能感情做事。
可是以前包括現(xiàn)在還是那么喜歡的文學(xué)呢,文學(xué)里每個活龍活現(xiàn)的人物,都帶有感情,帶有自己特有的性格。文學(xué)里的人物,和醫(yī)學(xué)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二個世界的,醫(yī)學(xué)它要求你必須客觀,理智,冷靜,實事求是,而且有預(yù)見性。不管遇到什么,必須冷靜,而且反應(yīng)迅速作出判斷,采取措施,救死扶傷。但是文學(xué)它寫人的感情,命運,人的悲歡離合,寫人的生活。
所以對于那么喜歡文學(xué)的我來說,我就一直幻想著,假如我出一本紙質(zhì)書,我一定要寫一個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人嘛總是有感情的。雖然不一定見過愛情的模樣,可是可以想象,可以臨摹。
假如我出一本書,我一定寫上我的愛情,然后在書里寫盡了對她的相思,然后再把書寄給她,讓她看,猶如在讀著我的內(nèi)心和告白。
然后我的書發(fā)表了,許多人都看到了這本書,許多人在閱讀著,我的愛情也被許多人知道,在黃昏,在夜里,我的小說被別人傳閱著,小說里寫了一段感情,一段唯美的愛情,一如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然后我想象著我喜歡的人拿著這本書閱讀的樣子,我告訴她,世間有愛,她被我小說中的人物感動的痛哭流涕,然后我安慰她,告訴她這只不過是我的一個小說故事。
一元小說訓(xùn)練營-ww飄-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