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 星期五? ? ? 晴
文/江離
01
2017年最后一天,我和韓同學在一起。
到零點時,他問我說,還記不記得這是我們在一起第幾個年頭一起跨年?
我一時啞然,仔細算了算,到底還是有些不記清了。
韓同學也不說話,只是下意識地握緊了我的手,在周圍人的一片喧囂中,望著遠處的煙花不做言語。
過了好久,他才突然回過頭來對我說“是八年”!
我有些吃驚。我們的確在很久之前就認識了,但在我的記憶里卻沒有那么久,更何況,我們也并沒有背著家人和老師偷偷早戀,哪里來的八年之說。
他似乎看懂了我的困惑,微微笑著說道:“高一時,你記不記得31號那天晚上,有個號碼給你發了好多條短信,一直到零點零五分!”
我努力去回憶起這些,可到底有些模糊了。
他沒看我,繼續說道:“高二那年,我連哄帶騙地讓你在QQ上一直和我說話,陪我跨年!”
這件事我記得清楚,那家伙忽悠我說有幾道題不會,作為班里的學習委員我也沒好意思推讓。再加上那幾道題也有些難度,韓同學的腦袋像生銹一樣,老反應不過來,于是我們成功講到零點。
“高三那年31號晚上十點,我向你表白了。雖然你當時就回絕了我,但我覺得你一定失眠了,畢竟第一次接受別人的表白!”
我有些無奈,這件事我也記得。那是他第一次向我表白,但被我當成玩笑話聽了,因為這家伙平日里經常以戲弄我尋開心,所以根本沒放在心上。
那晚,我的確失眠了。不過不是因為他,而是氣憤都到世界末日了,自己還沒有收到過一次情書,聽到一個男孩子的告白?
你知不知道,每當和女友們討論起追她們的那些男孩子,我就覺得特沒面子,嚴重懷疑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吸引異性的特質?
那天晚上,我站在鏡子前從上到下仔細端看了自己一遍,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只有回爐再造,才能拯救這個可憐的孩子。
02
“大一那年,是我們在一起的第一個年頭,特別難忘!我們在橘子洲頭看了煙火,湘江邊上吃著臭豆腐,等待新的一年到來。”
那是2013年,距離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又過了一年。但我這個人特別害怕死,末日之說的陰影一直留在我心里。
31號那天晚上我模仿著言情小說中生離死別的橋段,搜刮盡肚里的墨水和韓同學說了很多情話。特別深情,我都被我自己給感動到了,眼淚汪汪的。
可韓同學非但沒有說一些好聽的話哄我,還朝我爆粗口:“江離,你丫是不是有病啊?”
我臉憋得通紅,朝那家伙屁股踹了一腳,大罵:“韓~,你個土鱉!”
沒想到,那家伙沒站穩,在眾目睽睽之下摔了個狗吃屎。
我倆為此整整一個星期沒有說話,倒是挺難忘的,呵呵!
“大二那年,是我們在一起的第二個年頭,31號那天晚上去看了一場電影,是什么來著?后來那男女主角還在一起了。”
“是《等風來》!”
還記得井柏然和倪妮宣布戀情那天,我一個人躲在被子里抹眼淚。
倪妮他們的戀情從電影中走到現實里,依舊如電影里那般甜蜜。但當年陪我一起看這部電影的男孩,卻早已不在我身邊。
那時,我和韓同學已經分了手。
就像每一對因異地而失敗的愛戀一樣,剛開始我們信心滿滿,以為只要兩人相愛,就可以打敗一切妖魔鬼怪。但后來我們發現自己錯了,自己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堅強與樂觀,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包容彼此。
我們經常吵架,電話里吵,見面也吵,有一段時間我的夢里也是在和他吵架。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再也不吵了,卻也因一次次吵架燃盡了彼此最后一點愛戀,成為一堆死灰。帶著余溫的死灰,慢慢等待它變冷!
我們也由從前的無話不談的甜蜜,變成了問候一日三餐的客套與生疏。
最后,我們選擇了分手,沒有激烈的爭吵,也沒有過分的挽留,只是在一起認真聊過后,出門朝不同的方向離開。
以一種成年人的方式——認真的愛過,也認真的哭過,那時也認真的告別過!
說特別難過是假的,因為分手之后自己竟有一種輕松之感;說一點也不難過也是假的,因為自己常常會在一些平淡無常的日子里想起他,比如清晨醒來時,三餐時,上課時,自習時,鍛煉身體時,聽歌時,看電影時,逛街時……
以前只知道他很重要,卻從沒想到他在自己的生活里如此重要!
我常常一個人抹眼淚,發呆,本就性格孤僻的我變得更加離群索居,那時真想自己變成一只烏龜,躲在自己的殼里永遠都不出來。
03
“15、16年,雖然我們分開了,但經常我都會到你的宿舍偷偷看你!”
突然,我的鼻子酸酸的。
15和16,大概是我二十幾歲的年紀里最艱難的日子,家庭的變故,好友的出走,戀情的失敗,一下子身邊最親最愛的人都離開我。
那種感覺,不比那只被丟進鴨群里的丑小鴨更讓人感到絕望。
一個人徜徉在街頭,卻不知道該去往何處,好像哪里都沒有自己的一個容身之地,也好像哪里都不歡迎自己。有時,覺得自己像極了街邊的那只流浪狗,夾著尾巴,小心翼翼看著周圍的人。
最可怕的是,這種心情與處境竟無人訴說,任憑寒風大口大口倒入肚中,凝結成眼角的一顆顆熱淚。
我有些哽咽,問道“那你為什么都不告訴我?”
“我沒告訴你,是因為我不想打擾你。那時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原來的你多愛笑啊,每天都那么開心,可自從和我在一起后你笑的次數越來越少,經常生氣不開心。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彼此能給對方快樂與幸福,如果連這點我都做不到,我想我們沒有在一起的必要。就像你當時說得那樣,你那么年輕,還不需要天天想著以后嫁人的事情,為了一個承諾而苦苦等待和折磨自己,的確很委屈!”
我一時啞然失笑,沒想到當時吵架的氣話讓他聽去了,竟當了真!
其實,我沒有覺得自己很委屈,只是在不見面的時候很想他,情緒也會莫名地跟著低落下來,特別想讓他時時刻刻陪在身邊。大概那時也比較年輕氣盛,很少去顧及別人的感受,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情,一股腦地都發泄出來。
以為所謂的愛,就是對方一味地謙讓與包容,而自己就是心安理得地去接受。我知道每段感情里總有一個人愛得更多一些,會去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遷就另一個人。
我想我們就是這樣的,包括最后分手,都是他遷就我的結果。不想委屈?他又何曾讓我委屈過!當初沒有報同一所大學,是我們商量好的;即使在兩所城市,他一有空就會來找我,我從來沒有主動去找他,唯一一次去他所在的城市還是他幫我安排好了一切;我不怎么喜歡吃零食,但柜子里永遠都塞滿了他買的零食,一打開就往外涌……
他好像是一個很好的男朋友,可以打九十分以上的那種。室友都經常打趣我說:“這么好的男朋友怎么便宜了你這個丑丫頭!”
“因為我丑啊,韓同學是我倒追回來的呀!”
我每次都說得理直氣壯,為自己高三那年酒后沖動感到慶幸。
她們常說,在愛情里誰先主動了,誰就輸了。好像感情就像一場較量,誰都不愿意低頭服輸,總吊著一口氣,去試圖打壓對方的氣焰,以此渴望得到所謂的尊嚴與主動權。
我和韓同學在一起,好像恰恰相反。雖然我們真正走在一起是我向他告得白,但后來倒是他一味地遷就,小心翼翼呵護這份情感。
那時,我經常和他開玩笑說:“韓同學,請不要忘了是我先追的你啊!”
他每次都面色凝重,說道:“雖然一提起這件事我就覺得心情大好,但是你如果再敢主動去追男生,我打斷你的腿!”
“不好意思哦,追你時我的腿就廢掉了!”
04
這些都是我記住的,還有好多至今沒有想起來。但如果沒有曾經失去過,我想我永遠不會懂得他會有這么好。
分開那三年,我時常會想起這些事,像一個老人品咂和韓同學在一起的日子。可現實的傷痛在于,即使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卻再也無法挽回!
只是幸好,我們最后還是在一起了,以更成熟的姿態去面對這份感情,去彌補曾經的遺憾。
我想,這大概是2018最想做的事情!
最爛漫的事,不過就是像現在這樣,我們一起走過一年又一年,卻還在那里憧憬著,我們以后還要一起走過很多年,看時間從腳下留過,仰望藍天時眼里閃過的都是兩個人的模樣。
時光很好,我們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