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爾,創建了一個時尚王國的女人。
過去只知道她開創了一個時代的法國乃至世界的時尚風貌,把女人從緊緊的胸衣和經典的蓬蓬裙里解放出來,寬松的襯衫和套裙,經典的小西裝、小黑裙,還有那款世界聞名至今流傳的Chanel 5號香水。
我對時尚并不敏感,也不太關注每季的時裝秀,香奈爾足夠有名,我也只是知道她是個大咖,創造了數不清的流行風,讓每個女人而不僅僅是貴族能夠享受簡約、優雅的時裝,擁有屬于自己的風格。
所以這一次要不是參加一個推薦讀書的活動,大概不會主動去看她的傳記。不過拿到這本厚厚的《可可·香奈爾的傳奇一生》,認真翻翻,看到了大量的照片,還有Chanel的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親筆畫的插圖。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傳記作家賈斯迪妮·皮卡蒂,是為紀念香奈兒誕辰128周年而寫。
我被數不清的人名、地名弄得暈頭轉向,香奈兒的一生,布滿了難解的謎,錯綜復雜的關系,來了又去的各種感情。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沒有武斷地作出判斷或是結論,而是擺出大量的各類采訪、報道,相關人的說辭,事實可能再也難以厘清,如何去描述過去、如何對待他人,或許從另一個側面更好地了表現出香奈兒矛盾掙扎的心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始終不愿面對的童年。出生于1883年的香奈兒,真正的身世是個謎。盡管她不承認,也看得出,被父親拋棄的童年并不幸福。在孤兒院(修道院)長大的香奈兒,始終想要抹去這段歷史,對自己的出身,對于缺少愛的家庭,她有著深深的傷痛。
她的設計思路有些來源于她成長的修道院內部裝飾,而第一家店是帽子店。香奈爾把買回來的普通圓頂帽加上絲帶、飾品,形成了新的時尚。
這本傳記里,你看不到她是如何創造了自己的王國,如何在時裝界叱咤風云,如何在經歷了經濟大蕭條、一戰的陰影、二戰被占領的歲月之后,還能保有自己的成功。你能看到的,是一個始終在尋找愛的女人。
那些照片里,有她與各界名流的合影,她交往過的王公貴族,她的閨蜜,所有這些糾纏不清復雜混亂的關系里,都透著她孤獨的影子。
在事業上的成功,不能替代內心的黑洞。一個個男人的更迭,沒有婚姻,沒有孩子,親戚往來很少,她一直關照的外甥,被外界傳聞其實是她自己的私生子。她顯得冷酷、高傲,這讓我想起電影《穿prada的女王》,那個時尚界女王,卻有著孤獨脆弱的一面。哭泣之后,還是要精心裝扮,投入下一個戰場。
終其一生,缺少愛的她始終在尋找可以依靠的感情。可惜,那個年代她這樣的女人實在是太奪目了。她周旋在那些男人中間,收獲的卻總是傷心失望。她只能在自己的王國里凌駕一切,甚至試圖改寫自己的成長史,臆想出親吻她額頭的父親,不斷重寫自己的歷史。
她倔強地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生存,精心打造她的不可戰勝的王國。她用強勢的快速的語言斬釘截鐵地砍價,也用不可抵御的獨特風格征服身邊的男人。她永遠帶著剪刀,不厭其煩地修改設計的時裝的每一個細節。
但是,她也只能一個人對抗隨時來襲的噩夢。她靠藥物入睡,在夜間夢游,用剪刀剪碎衣服。
70歲,80歲,她還是身著時尚華服,帶著華麗的飾品,永遠打扮得精致美麗。在奢華的屬于她自己的辦公室、酒店套房里,那宮殿一樣迷人的地方,有多少昂貴美麗的飾品和衣服目睹了她在深夜的脆弱?
一個傳奇的女人的傳奇的一生,是那些孤獨的歲月給了她靈感,還是永遠尋找被愛的痛苦讓她拼命掙脫已注定的命運,跳上炫耀的舞臺?
1971年1月,這個像鉆石一樣奪目,也像鉆石一樣堅硬的女人離開了人世,留下的,是對時尚界乃至全世界的巨大的影響,也是她謎一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