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學者

下午一到上班時間,就看到群里通知沒課的老師要參見講座,我手頭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很不愿意去,就在我糾結要不要去的時候,沒課的另一個同事在叫我趕緊過去,我不情愿的去了。

到達會場后,我頓時覺得自己來參加講座是不明智的行為,因為通知上說兩點四十五開始,但是一直到三點鐘才開始掛主題橫幅,會場亂糟糟的,一點也沒有開始講座的跡象。我就耐著性子等待的過程中,看到一位老人從講臺的位置走到我們跟前,和我們交談,詢問我們的專業等等。老人65歲左右,175以上的個子,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戴著帽子,鼻梁上架著一副無邊框的眼鏡,老人很和藹,很像故事中鄰居家會講故事的爺爺。就在我納悶這位老人身份的時候,同事一臉興奮的跟問我“你知道剛剛跟咱們交談的人是誰不?”,“不知道啊,難道你知道?”同事用略帶鄙夷的口吻說“我們今天見到真正的專家了,這個老頭很厲害的……”。

三點十分左右學校領導坐到主席臺開始介紹嘉賓信息,我們這才知道剛和我們交談的老人就是今天的主講人,是本地人,今年已經75歲高壽了,是藏學和地方志專家。老人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履歷表,是省委黨校前副校長、省社科院副院長,從第一屆到第六屆的哲學社會科學評選中6次獲獎,被評為“中青年專家”,在他的履歷中最亮眼的是老人享受國務院津貼。

老人演講后就證明他的履歷是貨真價實的,雖然他講的方言,而且年齡很大,但這些都無損于老人魅力的顯現,講話邏輯清晰,觀點獨特,精力充沛,慷慨激昂。兩個多小時,老人沒有看講稿,是站在講臺下面講完的,這讓我無比敬佩,感覺老人那一輩的學者都有這種站在離聽眾最近,不讓自己高高在上平等的位置講課的傳統。一直以來我都不清楚自己想要找一個什么類型的另一半,也沒有跟那個男生產生來電的感覺,因此一直是單身狀態。對此,很多人,就連我老媽都跟我說,不要要求太高,人無完人,不要老想著找完美的人,只要人品好、對我好就行了。但是反觀了一下自己,我一直單身的原因是沒有確定自己喜歡的類型。見過老人類型的人后,我確定我喜歡的類型是溫文儒雅,學識淵博,有文人傲氣的學者。

聽過老人的講演,回顧自己的課堂,自己站講臺最大的不足不僅是知識儲備不夠,而且在于態度不夠認真。老人是漢語,但他是藏學專家,在說到自己學藏語的精力的時候,老人說學語言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創造語言環境。要是我的備課有老人學藏語一半的認真,那我就不會站講臺如履薄冰,沒有底氣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女兒感冒在醫院輸液,旁邊是一對兒老夫妻。 剛開始進來的時候是老爺爺跟著老奶奶進來的,老爺爺照顧老奶奶躺下來給老奶奶...
    小雨點叮叮閱讀 221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