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老奶奶廟:廟小秘密大,震驚考古界的大發現!

鄭州老奶奶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廟。就是中原地區常見的那種青磚小房子,不高也不大。看上去很普通和平常鄉村里的小廟沒啥兩樣。與我們印象中,那種常見的紅墻綠瓦的大廟比,真的差太多了。但是,在2011年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巴掌大的小廟,竟然讓考古學家們非常驚訝。這效果就像平靜的湖面扔了個大石頭,使整個考古界都轟動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個老奶奶廟,位于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櫻桃溝景區內,東距代家門村約500米,西臨賈魯河上游九娘廟河。考古學家在老奶奶廟旁邊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據專家研究:在四萬年前這附近就已經有人類在活動了。他們可能是鄭州地區最早的居民。

具體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說地球的歷史就像一個幽深峽谷。那么,我們人類進化的足跡就是是一串串錯落有致的燈火,照亮了這漫長的時光隧道。其中,在我們人類處于生存的初級階段,被稱為舊石器時代。舊石器與舊石器時代都是考古專用術語。籠統地說,那個時代的人類使用“打制石器”作為工具。那是距今約250萬年至1萬年前的漫長時期。

如果把我們人類歷史比作一整天的時間。那么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比如從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等等開始到現在。也只不過是鐘表上的那最后一分鐘。而舊石器時代就像從清晨持續到深夜,幾乎占滿了這二十四小時里的二十三小時五十九分鐘。占據了人類歷史的99%以上的時間。

考古學家們在這個遺址找到了成千上萬的打制石器。還有數不清的動物骨骼和碎片。它們都是古人類生活留下的痕跡。另外還發現了幾十處用火的痕跡。以及連續分布的古人類居住面,一層層疊在一起就像是時間的書頁。看來,當時的人們已熟練掌握了用火技術。不但會使用工具,還會打制加工,他們在這里繁衍生息。

專家對文化層的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4萬年前后。結合附近遺址釋光測年數據來看,該遺址的實際年齡應早于45000年,遺址地點的時代主要分布在距今5萬年~3萬年期間。

所謂的釋光測年是指,一種利用礦物中儲存的輻射能量來確定其最后一次暴露于光或加熱以來時間長短的測年技術。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釋光就是指礦物質在被光照射后。能夠存儲光能,然后在黑暗中釋放出來。當礦物質被曝光時,之前存儲的光能就會被“清空”。所以,如果我們能測量出礦物質中存儲的光能量,就能夠推算出它們的年齡。

其實我也不懂,總之是一種很牛很厲害的技術。

書歸正傳,目前看這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沒看出來這個遺址究竟哪里非常重要。竟然被評為了那一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為什么會引起專家的轟動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