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刻意練習 Day18

【學員信息】1班-130-駱落

原文:

人到夏天,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芝麻醬面(過水,抓一把黃瓜絲,澆點花椒油);烙兩張蔥花餅,熬點綠豆稀粥……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

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鐵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醬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點水,交給顧客,由顧客用長筷子平攤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鐵條之間有小縫,下面的柴煙火氣可以從縫隙中透上來,不但整個“炙子”受火均勻,而且使烤著的肉帶柴木清香;上面的湯鹵肉屑又可填入縫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過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為炙子頗高,只能站著烤,或一只腳踩在長凳上。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只穿一件襯衫。足鄧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這氣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問題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點,焦一點,可以隨意。而且烤本身就是個樂趣。

【分析】

從夏天的飲食過渡到秋天的飲食,”非常自然的引入“貼秋膘。接下來就是通過食材配方、所用烤爐器具、食客自己烤肉的感受、過程,呈現出烤肉的樂趣。快來看看吧!

【刻意練習】

? ? ? ? 陜西人性格豪爽,在吃上不怎么講究,多愛面食,一碗簡單的油潑面(配幾根青菜,撒上蔥花、辣椒面,熱滾滾的油一潑);盛碗面湯,再配個鍋盔辣子夾饃,就是一頓飯,吃的還怪香。有時心血來潮,人變勤快,動手做點全球知名美食,即陜西人從小吃到大的“三秦套餐”,也是常有的事。

? ? ? 陜西人所謂的“三秦套餐”其實就是,涼皮+肉夾饃+冰峰。

? ? ? 陜西的涼皮可是大有來頭,據說是始于秦始皇時期,在當時還是皇家貢品。具體分為米皮,面皮和搟面皮,尤以秦鎮米皮,漢中面皮(分熱面皮和涼面皮)及寶雞搟面皮最負盛名。米皮軟糯甜香,面皮滑溜酸爽,搟面皮筋道有嚼頭,各有千秋。

? ? ? 一般家庭常做的主要是面皮,也稱懶面皮,就是省去洗面環節,直接用高筋面粉一點一點加水一直圍繞一個方向攪拌,直到面粉全部化成濃稠的面漿,沒有大顆粒的結節為止,放置10多分鐘,再攪拌幾圈,盛到鑼鑼里放到鍋里開蒸,旺火蒸7至8分鐘,等到面的清香味逐漸從鍋里鉆進鼻子,取出,晾涼,切成蒜苗葉寬度的條形狀盛到碗里,抓把黃瓜絲或者小豆芽放上面,等待被澆上汁水和辣椒紅油的那一刻。

? ? ? 面皮好吃與否,一是面皮要薄,筋,細,滑,二是配制的汁水要酸爽味足,三是辣椒油要香辣有余,這點尤為重要。辣椒紅油要用八角,桂皮,香葉及花椒研成粉末后與辣椒粉共同在滾熱放溫后的油鍋里慢慢燒制,激出每個調味料的香味,彼此徹底交融后方算完工,一切就緒,澆在面皮上,均勻攪拌,充分吸收,與醋汁一起奏響面皮的變身之歌。一碗色澤紅艷誘人,入口綿軟滑爽,酸辣可口的涼皮就好了。

? ? ? ? 配上一個穌香焦脆,肉香濃郁的臘汁肉夾饃,餅要選純手工打制的白吉餅鍋盔最正宗,一口涼皮,一口肉夾饃,酸辣爽口與酥脆軟糯一起共舞,妙不可言。再喝口甘甜親切的桔子味冰峰汽水,一份三秦套餐就此配齊。暢快淋漓的品食,陜西人的那股子豪爽氣質顯露無疑,胃里心里都是滿足。在街面上的餐館吃,當然也可以選擇米皮,或者搟面皮,夾饃當然也可以換成菜夾饃,花干夾饃,雞蛋夾饃等,隨意選擇。畢竟只要給我們陜西人一個鍋盔,我們就能加遍全世界,每一種搭配都是經典的三秦快樂套餐。

【對比思考】

今天這個實在是太難了,不會寫,我的仿寫已經完全脫離了原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