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青春,是否有一句難以忘懷的汪國真

驀然回首的靈感,照亮了寫給未來的信箋!

汪國真(1956年6月22日—2015年4月26日),男,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廈門,中國大陸當代著名詩人、書畫家、作曲家。1982年畢業于暨南大學中文系。2015年4月26日凌晨2點10分,因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59歲。
真者,精誠之至也!

汪國真——你的詩名叫真誠!


記得去年汪老先生逝世的消息在央視《新聞周刊》的人物一欄播出,那時我們班每周末晚上都會看這一檔節目。

當時,因為是看節目。同學們都挺自由的,講話的講話,玩手機的玩手機,吃零食的吃零食。甚至有人問:“這老頭是誰啊?”我當時真想關掉電腦,大聲地告訴他們這就是那個寫下《熱愛生命》,鼓勵你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的優秀詩人啊!

面對這樣一個詩人的逝去,這一代年輕人沒有太多的感慨與黯然!他們曾在作文中將汪老先生的名句也算用了無數遍,可連這樣一個人是誰都不認識。這是對汪老先生的不敬重,也是個人純真青春的一大敗筆。

最近在搜索欄搜索汪國真之時,我輸入了一個“汪”字,隨后下面出現了搜索次數比較多的人名。第一個是汪峰,最后一個是汪蘇瀧。十個備選項中有一半的演繹界人士,還有一個妻子是演員。汪老先生不在備選之列,這是不是代表人們已經認識并熟知了這樣一個名家呢?我想并不是!

我讀汪國真,也是從高中開始。那會兒,還是一個正宗完全的文藝青年。在那之前,被大家熟知的就是徐志摩。現在想想如果不是徐志摩本身愛情以及生世的傳奇色彩,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會深深地記得他吧!在這里,我并不是要否定他《再別康橋》的文學價值以及他文學上的造詣。只是,后來興起買了他的詩集,卻沒有給我多少驚喜。

我買過一些詩集,但真正自己一首首讀完并能讓我反復吟誦的就只有汪國真和席慕容。這也并不代表我否定了其它詩人的作品價值,況且世上詩人何其多,我還沒能一一讀盡。只是我的青春少不了詩,以及那兩個柔情書寫青春的詩人。

寫詩并吟詩的年代似乎已經遠去,在這個詩歌創造不了GDP反而被扣上無病呻吟之辭的21世紀。詩歌仿佛已經遠去,那年的青春,與浪漫純真無關。充斥在我們周遭的是狗血的愛情故事,頹廢消極、抑郁苦澀的青春生活。

近來,看到不少寫林徽因的文章。這個民國奇女子的愛情被寫了一遍又一遍,寫作者不累,讀者難道也不累。她的美貌她的家世加之那三個優秀男子的愛,這真是一段不比偶像劇遜色的現實傳奇。她的才情學識似乎都淪為陪襯,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才是更多人關注的焦點。只是她曾經也是一個寫詩的女子啊,那樣一個新詩盛行的年代。寫詩吟詩成為了一種時尚,那個時代的才子佳人亦用詩歌來表達那欲說還休的感情!

改革開放前后,詩歌曾有復興!那時的北島、舒婷、海子為大家所熟知。

現在,林夕寫詞如詩,李健還愿意做歌中詩人,在麗江還有許多許多彈著吉他唱著民謠的流浪歌者。詩似乎已經徹底改頭換面成了歌,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甚至已經習以為常。

曾經寫詩,后來讀詩,不知道以后會如何?

這似乎是一個寫詩會被罵的時代,更多人都有這樣的論調——“不要以為會敲空格鍵與換行鍵你寫出就是詩歌……”于是,在這個物質變態地繁榮、科技瘋狂地進步的時代洪流中,人們被擠壓地要去為自己的生存爭一口救命的空氣,只剩下忙碌地為生計奔波的愁眉與苦臉。因此,詩歌被遺忘。寫詩的人越來越少,讀詩的人越來越少。

多年以后,除了背些唐詩宋詞以應付考試填空、或者作為素材給作文增添文采,我們還有別的理由與耐心去讀一首詩嗎?

有人說:在戀愛中,每一個人都是詩人。青春期的人追求浪漫,有狂熱的愛以及激情滿滿的幻想。徐志摩在青春時期寫下《再別康橋》,戴望舒因為愛情在《雨巷》中表白那一位惆悵的丁香姑娘,葉芝用《當你老了》深情吟誦一首愛的箴言……

那么如今呢?戀愛的年紀倒是越來越早,詩與遠方更成為大多數人標榜的理想。然而青春的代名詞成了郭敬明,成了英雄聯盟,成了狗血濫俗的青春電影。

我不禁想問,既然“生活除了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那么你是否把心放在路上。靈魂與身心從來不可荒蕪,那么你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在選擇了遠方之后,便真的只顧風雨兼程?是否對自己鐘情的玫瑰,勇敢地吐露真誠?

青年時期的人多情善變,青春時期的人純真善良。那是誕生詩人的最好年紀,然而現實卻似乎是不會再那么容易產生詩人了。

當余秀華的事跡被廣泛傳播,當余秀華的詩集被大賣,我們似乎能看到詩歌的短暫復興。在我們感動于一個腦癱病人還能用詩歌慰藉苦澀的生活,我們更多平凡健全的人卻還要汗顏自己的碌碌無為以及麻木抱怨。

詩歌不一定是一種生活,但一定是一種情懷。正如,我的青春里有永不磨滅的汪國真與席慕容。

汪老先生曾表示,他愿意深入生活,實際上卻并未深入生活。在現實的生活中,瀟灑、真誠、寬容、忍耐等,要想做到每一點都必須付出驚人的代價,因而在這一實踐過程中,恐怕要改變初衷,對原所操持的東西慘然一笑而置之,他可能再也沒有余力去欣賞自己的瀟灑了。如今他已遠去,直到生命的末端他依舊堅持奮斗在文藝工作中。他的堅持與堅強讓我覺得他沒有改變他的初衷,他付出了驚人的代價終究笑傲人生。

他在《舞會》中寫道:“或許為了遺忘,或許為了尋找,或許什么都不為。”人生不也如此,在遺忘與尋找的路途中,我們終究都要走向死亡。

在《三月》天,“我有一個蒲公英的夢,在時光的背后深藏;”在《故園》,“走在青石板路上,打著一把赭紅色的小傘;”;在《獨自》之時,“我愿意像茶,把苦澀留在心里,散發出來的都是清香。”

汪老先生以赤誠之心,真摯之情曾溫暖了無數人的青春。我的青春可以找到在汪老先生的詩句中找到,他用詩化的的語言予以描劃,我真誠感謝這個用真誠寫詩的詩人。

最后,送上一首我最喜歡的汪老先生的詩歌和我認為的那些美到極致的詩句。

? ? ? ? ? ? ? ? ? 我喜歡自然
我不想故作瀟灑
只想活得真實
就像無拘無束的風
在時光里輕盈地走
既不是標榜
也沒有解釋
我喜歡自然
就像喜歡流逝的往日
無論花叢 還是蒺藜
過去了的
總讓人染上 莫名的相思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有你的日子總是有雨
有雨的日子我沒有帶傘 雨水淋在臉上濕在心里
如果你是大漠的孤煙 不必問我的笛聲在哪里
如果你是長河的落日 不必問我的奔流在哪里
景物已朦朧 想你 在另一座城市的天空 看晚霞如你 美麗的臉龐 為我羞紅
仰首是風景一點 俯首是無限江山 ? ? ? 剛剛白雪飄在眼里 轉瞬細雨灑在心里
她迷路的那天 并沒有下雨 可是 許多人的心 都被淋濕了 ? ——《悼三毛》
滿天飄舞的雪花 有誰知她在思念誰 ? 遍地旋轉的落葉 有誰知她為誰暗徘徊
我不是想躲開塵世 躲開歲月的迢遙 ? 我只是想 保持心靈純凈如水 不想聽烏鴉的聒噪
沉默 是一條冰封的河 我的河 習慣了沉默 卻絕不冷漠
心之域 早已是風雨滿樓 你為我蒼老 我為你消瘦
渴望生 不是因為懼怕死 黑夜的虛幻 ?分娩了黎明的真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