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子坐在床上,想起剛才旭同學那股黏糊的勁兒,又聽著她在衛生間里吊嗓子,實在很難與昨兒那恨不得要趕我出門的娃對上號兒。
“媽,你下午出去散散心吧!隨便去個地方,圖書館或者電影院!”
“你要干嘛?”
“我約了同學到咱們家來玩兒。”
“什么同學?這么見不得人?還是我這樣的媽很見不得人?”
“哎呀!你別想那么多嘛,主要是同學要求,她愿意沒有家長的時候才來找我玩,你就行行好,回避一下唄?”
“我怎么感覺突然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寡老人吶?!哎~藍瘦香菇!”
最終我還是沒能被趕走,原因是人家爽約了;但——是,讓我嚴肅的看到了旭同學的“丑惡嘴臉”,白眼兒狼啊啊啊!
孩子是什么?孩子是讓自己突然長大,突然有了責任感,突然變得無所不能的金剛俠,也會分分鐘變得玻璃心,飽含辛酸苦辣甜。
但是以保護她為己任的,又何止是一個我這樣的媽。
前些日子,在學校門口看到了同事艷兒的娃,瘦瘦高高的,不知右手怎么就纏我了繃帶,一打聽才知道,是在教室里走路時,被一同學突然伸出來的大長腿給絆倒,就成了這樣兒。
還好還好,還以為遭遇校園暴力!
真的,自打有了娃,恨不得就有了迫害妄想癥,時時刻刻不能不敢松懈。
旭同學小時候一離開我的視線,就在想:鄉下有許多不長眼的車,千萬不要橫穿馬路啊~鄉下有小河,千萬不能去了河邊啊~鄉下有貓狗,千萬不能被惹了啊~鄉下也有樓梯,千萬不能摔了啊~
幸好,安全度過了鄉下的日子。
等到她進了學校,又是脫離視線時的強迫妄想癥復發期:學校廁所坑大,不要掉進去啊~早上吃的稀飯,不要尿褲子啊~睡覺要脫衣服,不然會感冒啊~學校的桌角有點尖,可不能摔倒啊~與同學追逐打鬧,可不能闖禍啊~
不幸好,這次被我烏鴉嘴言中了。
這則“交通事故”發生在教室外的過道上。
平時旭同學都把屎尿憋回家,不肯肥水流了外人田。那天大概稀飯吃多了,她沒憋住,哦,后來她說是本來不想去,可上課之前又特想去了,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廁所,于是,這超速“行駛”惹禍了,她與拐角處的隔壁班同學撞了,她自己眼冒金花。
結果吶?結果那位同學課時流鼻血,被家長帶回去;任課老師居然找到了旭同學班,還指給家長,要走了我的電話。
后來我當然是被老師提溜去了學校。此時第一次遭遇“事故”,沒有經驗,沒有保險公司,更沒有場外援助,只能硬著頭皮行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給“被害人”賠禮道歉,帶到醫院看專家門診,等醫生輕描淡寫的說沒啥大問題時,我才感覺刑滿釋放;不過,人家家長臨了留下句話:“以后要是有問題,我還會找你的!”得,敢情我是被判了個“緩刑”,也難怪,誰家的娃不寶貝?
驚魂未定的旭同學,怯得七魂丟了四魄,經過這件事兒,牢牢記住了去廁所時,一定“輕車慢行”!
艷同事說,作為被害人,娃的功課耽誤了不說,還可能留下后遺癥,至今那肇事者家長連個表態都沒有。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所以我至今還是挺慶幸,估計那被撞鼻子那孩子后來長得健健康康,否則我的焦慮癥啊啊啊,肯定會更加嚴重。
校園事故誰都不愿意發生,意外中的意外又發生得猝不及防,所以現在有那個安全教育平臺,真是個不錯的系統,我們家長也跟著后面學會了許多事情。
如今提起那次事故,旭同學已經不膽顫了,是,膽兒已經賊肥了,都已經敢當白眼兒狼了,我的小焦慮小強迫癥小保護狂APP,都得卸載了,傷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