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同學作為IT行業的精英,他說現在連一晚上擼兩管的力氣都沒了。
作為文化行業的一位精英,我同事說他心臟都不跳了。
作為文化行業的一位精英,從來沒有同學打電話讓我推薦書籍或者電影。一旦找我,不是問怎么辦證,就是問怎么找替考,在哪打印小抄之類的。
我的確和辦證的打過交道,那時大四實習,公司求賢若渴,人事部敦促我去辦假證轉正。算我給公司辦的,不是我個人辦的。
替考我也干過,不過是幫一個英語系的哥們兒考日語二級。那是我學力巔峰時期,閉著眼睛都能過。
可是遇見一個校友,讓我給他扔答案,我連扔了三次,都打在他桌子角上,彈回我腳下,第四次我被老師趕出去了,考試成績作廢。
在學校考試,小抄我也拿過,不過都是別人送我的,質量太低,上面一點正兒八經答案都沒有,我翻了10分鐘,就看見1分的答案。
一個單詞,我自己也會。
所以我從沒辦過假證、找過替考、用過小抄。
記得2012年夏天,公司讓我去參加培訓,主講人是一位知名的圖書策劃人,旗下有很多大牌作者。
不過他第一句就說:“大家換行業吧。干這行賺錢太費勁,你說××那小子,當年去我辦公室談出書,特別謙遜,現在給他發短信都不回,沒意思。”
我們這兒沒那么大牌的作家,也沒有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不過也的確出了很多書籍,經常能在外面看見。
一次我同事在地鐵上,看見一個女生在讀他操作的一本成功學的垃圾書,一個月就能寫完的那種。
同事于心不忍,說:“這書不好,你別看了。”
那女生很不高興地說:“你看過?”
同事說:“我寫的!”
去年我還代筆編寫了一本企業法律全書。我是日語專業的,不到兩個月就編寫完了。
作者是一個律師,他看了稿件說:“這書別人沒法看呀。”
我聽了心想,到底還是糊弄不過去,可能要刪了重寫。
律師接著說:“咱們這書寫得太專業了,一般人看不懂,我看重新定位一下,給那些法律專業的學生看。”
我痛快地說:“好嘞!”
經理更傻,問我:“你抄襲了么?”
廢話,不抄我咋寫,我是干啥的你不知道么?就算我是法學院畢業的,一個月能寫17萬字?你說我抄沒抄?
還有一次,他讓我一周寫了一份5萬字的商業計劃書,然后問我:“有借鑒別人的么?”
真是氣死我了,有一點常識沒有?誰能一周寫一份5萬字的商業計劃書?
我要是有這水平,早發財了。
他應該問我:“哪些是你原創的?”
答:“標題和副標題。”
因為身處文化行業,大家經常坐在一起談文化,一次經理開會讓我們談談各自大學的校訓。
我還真記不住,再說我又不是啥名校的,弄那沒用的干什么。
我說:“我們好像沒有校訓。”
經理說:“怎么可能,你們學校大門口寫的什么?”
我說:“禁止遛狗。”
每次出新書,都能在當當之類的網站賣得不錯。
其實都是公司自己買的,為了能上暢銷榜,好讓書店重點碼放。
也是業內的一個慣例吧,自己先買一點,然后馬上會有人跟風。
上次一個企業家出傳記,因為名氣不夠,出20萬做推廣。
經理讓我們寫推廣方案,我和搭檔作為跟班,在旁邊都沒忍住,笑出聲了。1000多萬本?一頁算一本也不夠數啊。
看見有利可圖,吹牛連智商都不要了。中國有那樣的書么?
多說個幾萬或幾十萬本也就算了,1000多萬本,你寫《哈利?波特》了?
當晚經理訓斥我們:“帶你們倆出來見見場面吧,唉,關鍵時刻給我掉鏈子!”
搭檔說:“經理,你以后再跟客戶說這種爆炸性的言論,最好提前告訴我們一聲,沒心理準備,真心憋不住。”
經理說:“我哪有那個時間?你們要跟上我的思路!不然差距太大根本不行。”說著,他一只手伸向天,好像摸著天的郭敬明,高亢地說:“我上天了,我上天了!”
周圍所有人都驚奇地看著他。
我和搭檔目瞪口呆。經理接著說:“我雖然上天了,但是你們跟不上,我就不能落地!知道么?”
第二次和企業家接洽的時候,由于對方對文化界不了解,問:“你們要價多少?”
經理說:“算一算啊,給你出幾本暢銷書,讓你去央視做訪談,等等一系列套餐,300萬!”
企業家說:“太貴了,我不玩兒了。”
經理后悔報價太高,連忙改口說:“100萬!”
企業家直接走了,一下掉200萬,明顯沒有誠意。
不知道經理怎么想的,還特意報高價,讓對方砍價,去動物園買衣服去多了吧。
從300萬到100萬玩跳水,也就是我們這行業文明一點,要是做其他的,這么報價,等著挨干吧。
現在經理吹牛上癮,看見大小企業家就要給人家做整合文化營銷。
上次遇見一位女士,家里是在四川種獼猴桃的,現在壓貨兩百多噸,沒做好營銷。
經理說:“交給我,給你出一本講獼猴桃的暢銷書,書火了,再包裝產品。”
女士問:“怎么包裝啊?”
經理說:“你不能把它當獼猴桃賣。”
女士問:“那怎么賣?”
經理說:“它是營養顧問,咱們這個獼猴桃就是好,買回家就是私人營養顧問,高端產品,有錢人家給小孩兒吃,補鈣!”
我們辦公室的人都聽傻了,誰家孩子不喝奶吃獼猴桃補鈣?后媽也干不出來啊。
經理學日本當年“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思路,提出了“一個獼猴桃帶領中華民族崛起”的驚人言論。
經理一直敦促一個編輯,趕緊把方案做出來,好給女士過目。
那位編輯不論怎么做,經理都不滿意。
編輯說:“就一個獼猴桃,我真找不到賣點。”
經理說:“你別想獼猴桃。”
編輯問:“那我想什么?”
經理說:“它們不只是獼猴桃,還是一個讓民族崛起、讓國家振興的項目,你不激動么?”
那個編輯現在一聽別人說獼猴桃就翻臉。
還聽見經理上躥下跳地跟他喊:“兩百多噸,賣出去就是幾千萬,給你提300萬,你不心動么?”
那幾天經理就像朋友圈微商在招代理商一樣,天天喊:“300萬!300萬!你不心動么?”
那位編輯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干了一陣程序員,覺得太無聊就來搞文字。
去年年底公司網站出了點問題,經理說:“唉,你以前不是程序員么,幫公司一把。”
那天我看見他在辦公室狂敲鍵盤“啪啪啪”的。
我說:“寫什么書呢,下筆如有神啊!”
他說:“別黑我,我在寫代碼呢!”
我快笑抽了,說:“你信命么?你注定要當程序員。”
經理還有一個毛病,總認為自己隨便說點什么都是名言。
據說他的學校還是985和211工程的,我懷疑是911工程院校畢業的。
特別是開會的時候,他就用眼睛盯著我們記筆記。
真的沒啥可記的,我一開會就默寫日語五十音圖。或者假想我是翻譯,把他說的話翻譯成日語在本上寫。本來我日語都忘了,總開會,我又能去給人替考二級了。
我搭檔就是默寫詩歌,這周開會,我看他在寫李白的《將進酒》。
經理總夸獎我搭檔說:“看人家這態度,誰能記這么多筆記,看看多厚的一本!”
廢話,都寫成《唐詩三百首》了,能不厚么。
最近我和搭檔在跟經理談話時都拿著錄音筆,他隨便說點啥,我們都說:“太經典了,錄下來。”
搭檔把錄音轉到MP3里面,晚上躺在床上當笑話段子聽,笑得直蹬腿兒。
我現在和搭檔有了默契,經理一說話,我就說:“好!”搭檔接著說:“非常好!”
上周經理問:“誰有蘋果充電器?”
我順口就說:“好!”搭檔接我話說:“非常好!”
給經理干懵了,又問了一遍誰有充電器,我們說沒有。
最近經理可能也有點察覺我們在黑他,我們一開錄音他就不說話。
去年我們公司招聘了一個新編輯,很胖的一個小伙,看上去特別像江湖高人,偶爾帶著禮帽,有點像莊聚賢。
經理就喜歡帶他出去談生意,在氣場上給自己撐腰。
莊聚賢天天聽經理口若懸河跟別人談幾千萬上億的生意,對經理是死心塌地。
這要是畢業幾年的人,聽了也就當一樂,莊聚賢剛畢業,人特別單純,全信了。
他以為年終獎怎么著也得有個幾十萬,畢竟公司業務這么大。也不能怨他,去年我知道的,就有五個過億的項目。
莊聚賢畢竟就是一個新人,年終獎很少,外加一個烤鴨獎勵。
這導致他心理落差巨大,當時痔瘡就犯了,去了醫院。
莊聚賢說他年輕的心靈,受到公司嚴重的打擊。
前一陣看他QQ簽名寫道:“文化行業的人,就是一群自己屁股還在流血,卻在教別人怎么治痔瘡的人!”
我回復說:“好!非常好!”
本期內容摘自《你就適可而止吧: 一群日語系青年的成長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