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詞“自省上癮癥”,很有意思的新奇事物,當時就不由自主的發(fā)出了冷笑。然后退出文章看到下面這張有人發(fā)在朋友圈的圖,冷笑倏的變得有一絲輕松的感覺。
是的,看到“反省上癮癥”這個詞,我特么的有自動最好入座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特別敏感,任何一點負面的可能和自己相關的東西,都會絞盡腦汁的從自己身上找出一點往前湊,就像蜣螂見到翔那樣的執(zhí)拗,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反應。
在放松的也會感覺到這種認知障礙,然后就會不由自主的再次進入反省模式,當進入到一種無解的狀態(tài)時,緊接著拖延癥會出來救場,兩種邪火相遇之后,便陷入莫名的焦慮中,以便給自己的大腦傳遞一種“我很努力”的假象來麻痹自己還有被蹉跎的歲月。一開始我把原因歸咎于獨處久了圈子太小,然后前段時間還有之前幾個月不停地參加各種行業(yè)線下交流會,但是無一例外的在聽完各位分享之后,除了聽到一些業(yè)務上的新技巧新觀點,更多關注點卻放在了“為何身為同齡人,我卻如此落后?”繼而開始另一個怪圈循環(huán):輸入新知識——有道理——拒絕輸出——沒有提高——我很焦慮——我要努力學習。
這種習慣性的焦慮和盲目的努力,其實都是認知底下或者思維缺陷加上行動力不足的反映,之前計劃好好地晚上七點到八點要看書,八點到十點要更文,結果坐下之后,來個微信要看一下,微博有什么新鮮事要刷一遍,朋友圈的誰有沒有更新動態(tài)要去看看……時間就是這么被耽誤的。每當這時候還是會想起那句話“現在的生活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的的確確是你選擇的”。自省上癮癥再次發(fā)作。
恰好今晚刷朋友圈,從某個可能身價上億的大咖那里看到了他分享的這篇文章收割者心語:認知時滯與資源錯配,本來我自認和他并不在一個世界,但看完標題兩秒鐘后還是點了進去,雖然關于經濟學和股市的高深內容不甚了了,但是那些有關階層的論述還是給我腦暴了一次??赡芎芏嘣臇|西已然深深的刻進了我們的基因里,所謂公平和正義,十幾年來接受的教育,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明燈還是上層精英維護既得利益的工具?
財務自由的中產況且躲不過被收割的命運,不如中產的人群又有什么希望可言?“對于大多數人,應該學習的是田忌賽馬,以有限的資源去成為一名手藝人、藝術家、網紅、碼農甚至廚師并做到頂級,去獲取手藝人的溢價,而不是和王思聰一樣去花幾千萬去名校學哲學,然后無所事事去干PE。”這個觀點似乎有著不可辯駁的道理,那么如此看來,我現在的焦慮或者不焦慮,對結局的影響并沒有什么卵用。這么想想,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溺水者,在掙扎的時候突然靈光一現“我今天淹死了是一死,僥幸上了岸早晚也會死”,不如放棄吧?
呵呵,去你大爺的吧,胡思亂想一晚上,天終究還是會亮的。放下焦慮和三分鐘熱度,把輸入的一分能量勢能動自己的腦輸出為一分動能。能死在岸上還是不要死在水里的好。
狀態(tài)好或者壞,進步大或者小,在這里記錄下此刻真實的自己,自省——不要上癮;行動——不要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