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說出心智成熟的樣子,我說不出來,但能列舉出一堆心智不成熟的表現。這種逆向思維,幫助我理解很多抽象的問題,把問題拆解成易于理解的生活現象,一步步逼近答案。正如要想幸福,就要避免做導致不幸的事情,比如賭博、酗酒、貪吃、暴怒...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會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強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 --《窮查理寶典》
你身邊有心智不成熟的人嗎?我身邊就有,正是通過觀察他們,我對心智才有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判斷心智是否成熟?我總結一個方法,心智不成熟的人會不斷制造問題,相反,總能解決問題的人,是智者。
制造問題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難以自控。按照常識,小孩自控能力差,大人經過多年磨練,自控能力好很多,常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實際上,大人的自控能力,幾斤幾兩,心里門清,自控的約束并不來自內心,而是外部,一旦外力去除,陷入失控狀態,并不是怪事。我看過一個段子,講這個道理入木三分
所謂成年人有自制力,其實不是因為自制力,而是因為外面有個競爭的市場,這樣放縱自己,等著被市場淘汰。小孩沒有自制力,不是因為智力不成熟。小孩已經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人的自私本性,我小時候就能看出大人在我面前裝逼,但我不說(哈哈哈哈哈)
難以自控的人,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問題的典型語言是“我不能”、“我做不到”、“都是別人的問題”。他們常常有一個暴脾氣和一根筋的思維,一旦問題暴露,不如所愿,會采取暴力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中斷大腦的理性思維,讓問題有一個“假象的終結”,把問題的爛攤子留給別人。在心理學里,這類人的行為稱為“人格失調”
把問題留給別人,不愿承擔應有責任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
他們一根筋的思維模式,局限在狹窄的思維套路,永遠得不到成長,30年前,面對問題的表情和態度,30年后,仍然會出現。一輩子,在做同樣的事情,身體在成長,然后衰老,心智依然停留在孩提時代。孩提時代的思維和脾氣從哪里來?大部分來自父母。爺爺的壞脾氣先傳給兒子,再傳給孫子,人的思維慣性,如果不加以阻斷,會帶來不少麻煩,為幸福埋下諸多隱患,問題纏身時,卻找不到源頭出自哪里,距離太久遠。
如果不幸,你有一個暴脾氣的父親,更不幸的是,你繼承了暴脾氣,該怎么辦?如果意識到這個問題,其實,問題已經解決大半。然而,深陷其中的人,很難通過外力讓他抽離出來,只有靠生活殘酷的教訓,扇出一個個響亮的耳光,打醒做夢的人,只可惜,那時的人生已經過去大半,殘敗的人生值得留戀嗎。如果足夠幸運,能早日獲得自我認知的途徑,主動嘗試自我抽離,也許能走上心智成熟之旅,一條比身體成長之旅更為玄妙、更意義重大的旅程。
面對棘手的問題,應該盡其所能解決,而不是找借口推給別人,圖一時輕松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
2017,祝他們好運,也祝我好遠。
本片文章,源于大年三十晚,不愉快的家庭紛爭,寫給那些不斷制造麻煩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老子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