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管理時間?當然是希望在單位時間產出更大的價值。
如果能提高單位時間的產出效率,我們的時間管理才算有價值。
那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單位時間產出最大呢?
美國的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有兩組大學生,分別讓他們校對3篇文章,其中一組要求在三周內,每周校對一篇,根據校對的質量來獲得獎金。第二組,要求在三周內,校對3篇文章就可以。最后發現第一組校對得分高,獲得獎金多。
通過這個試驗發現,當截止日期限越短,效率就越高。
我上學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受。越是接近考試,復習的效果就越好。甚至用兩天,就能復習以前兩三個月學的東西。
這種現象,心理學家起了個名,叫“專注紅利(focus dividend)”。就是不管工作還是生活,只要時間有限,我們就會將這短暫的時間利用得淋漓盡致。
這種專注紅利,可以讓我們的效率大大提高。如果應用到我們的工作中,豈不是會大大提高我們的效率,提高我們的時間價值么?
比如有些勵志的大師提出,要把每一天,都當成人生中最后一天來過。這種想法挺好,如果真的能這樣想,時間效率一定非常高。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效果很差。因為分明就不是最后一天,心理上根本無法相信,所以這等于就是自己咯吱自己。
那么怎樣才能讓別人“咯吱”你呢?
美國有一個習慣養成網站,如果你給自己定了一個期限做事情,你可以跟你的好朋友一起玩,把你的錢存到這個習慣養成網上,錢數由你自己定。如果你按期完成任務,這個錢可以退給你,如果沒有,這個錢自動就轉到你的好朋友的賬戶上了。網站成了第三方托管平臺。
這種方法,就是通過錢,來把一個虛擬的截止日變成了真正的截止日,因為如果到期不完成任務,你就會損失現金。
現實中,我們可以跟一個好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你告訴你的好朋友,你要做什么事,截止日期是哪天。如果不能按時完成,你就要付給你的朋友一筆錢,當然這筆錢可以是1塊錢,也可以是100。這種事情,你的好朋友一定喜歡配合,他會每天監督你。這樣你的截止日就變成真實的截止日了。
我們現在可以明白一個道理,為什么很多人制定的年計劃往往都不能完成。因為年計劃的截止日太遙遠了。一年的時間,而且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截止日,反正完不成也沒關系。
我們也會發現,為什么我們制定的目標往往也都不能完成,因為不是真正的截止日,因此也就沒有什么“專注紅利”。不像上學的時候要考試了,拼命學習,效率那么高。
通過跟朋友一起來玩截止日的游戲,你的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
我們提供一個參考的玩法。
你跟朋友每天約定,你當天要完成的一件事,然后如果不能完成,你就要用微信付給朋友1塊錢。
這個游戲一定要天天做,這樣,你就能天天都進步,天天都會非常有效率。
剛開始從小事開始,只要完成就好。慢慢你就會想給自己增加難度,循序漸進,你的時間效率就越來越高了。
你也可以跟家人做這個游戲。比如跟你的孩子,你的愛人等等。這樣能夠督促你自己每天都提高。
瑞田學習力,提供提高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