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經常會莫名其妙的出現長痘痘、全身乏力、心煩,口腔潰瘍等上火的癥狀,但是吃了一堆清熱解毒的藥都沒見好轉。在中醫的角度看來,這很可能是體內寒濕重導致的,吃了一堆寒涼的下火藥卻幫了倒忙。為什么明明體寒還容易上火呢?
容易上火,是因為體內寒濕重
當我們體內寒濕較重的時候,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傷害腎臟,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弱,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血液虧虛。
怎么判斷寒濕重呢?
1、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2、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3、反復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4、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5、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7、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8、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代表體內有寒濕。
如果你中槍的癥狀越多,說明你的體內寒濕越重。
怎么去除體內的寒濕呢?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
1、飲食清淡均衡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重口的食物不易消化,甜食和油炸食品也會加重體內的寒濕。在吃生菜、苦瓜、大白菜等寒涼的食物時,要記得加點蔥姜來降低寒性。
2、食療去寒濕
祛除寒濕,老中醫推薦可以吃桂圓山藥薏米粉。里面包含了紅豆、薏米、山藥、茯苓、糙米、桂圓、枸杞、冰糖這8種材料。桂圓山藥薏米粉的具體做法是:紅豆、薏米、山藥、茯苓、糙米、桂圓、枸杞烘干后,放入破壁機打磨成粉即可。
因為做法較麻煩,建議可以買現成的。不需要自己煮吃,直接用熱水泡著吃就可以了。相對別的食療法來說要簡單方便得多。這個配方出自《神農本草經》,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它的效果使它一直活躍在中醫師的食療養生方里、以及尋常百姓加重的餐桌上。一般堅持吃一周即可開始去掉濕氣、堅持28天,體內的濕氣就基本祛得差不多了。
3、再懶也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運動是最好的祛濕方法,通過運動,有助于促進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
4、泡腳
中醫認為,腳上的經絡很多,經常泡腳可以去濕氣。可以每天用溫水泡腳20分鐘左右,至身體有微微出汗即可,堅持一段時間體內的濕氣可大有好轉。如果是寒濕較重,還可以用花椒煮水40分鐘后拿來泡腳,去除寒濕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