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我以其辱行丨《讓王》章十四

《莊子》解,每章一讀。

文:

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曰:“非吾事也。”

湯曰:“孰可?”

曰:“吾不知也。”

湯又因務光而謀:務光曰:“非吾事也。”

湯曰:“孰可?”

曰:“吾不知也。”

湯曰:“伊尹何如?”

曰:“強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湯遂與伊尹謀伐桀,克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后之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椆水而死。

湯又讓務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

務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況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乃負石而自沈于廬水。

譯:

商湯要討伐夏桀,找卞隨謀劃,卞隨說:“這不是我事。”

商湯說:“誰可以呢?”

回答:“我不知道。”

商湯又找務光謀劃,務光說:“不是我的事情。”

商湯問:“誰可以呢?”

回答:“我不知道。”

商湯說:“伊尹怎么樣?”

回答:“毅力堅強又忍辱負重,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商湯和伊尹謀劃討伐夏桀,攻克后,讓位給卞隨。卞隨推辭說:“大王討伐夏桀來找我謀劃,一定是認為我有賊人之心;勝利了又讓位給我,一定認為我是貪婪的。我生活在亂世,而無道的人又來用他卑辱的行徑來玷污我,我忍受不了數次的打擾。”于是自己投身椆水而死。

商湯又讓位給務光說:“智識的人謀劃,武勇的人跟隨,仁愛的人就位,這是自古的道理。你為什么不即位呢?”

務光說:“廢除帝王,這不是義;殺害民眾,這不是仁;士兵受難打仗,我坐享其成,這不是廉。我聽說,于事不義,不能收受爵祿;生活在無道之世,不踏它的土地。何況尊我為君呢?我不忍心長久目睹。”于是背著石頭自沉廬水。

解:

本章講隱士的現世遭遇及其抉擇。

世俗社會中,隱士和君王的關系體現為兩重矛盾。其一,隱士同樣是人,也要生活在世上;但處于亂世,隱士還要承受君王找上門的麻煩。其二,君王圖謀千秋大業,志在以己之力平息世難,不得不找隱士前來輔助;而君王卻不明隱士的性情,以己之心推其腹。本文中卞隨、務光和商湯的禪讓和推脫就是一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學而篇第一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鵬哥有聲閱讀 3,350評論 0 1
  • 山西農大信息學院·三下鄉實踐報道 作者:機時予服務隊供稿 “三下鄉,我們想送給村民們一件特殊的禮物。若問世上什么最...
    山西農大信院主編君閱讀 507評論 0 0
  • 我想與你看遍山海 不曾想 惟我孑然 才能歷盡山海
    阿南格閱讀 128評論 0 0
  • 你不在的時候多 那是真的不在 但仿佛又不是真的不在 你不在的時候我會一直想你 現在你還是不在 與之前不同的是 我找...
    云尚三閱讀 98評論 0 0
  • 文|沒有春 我選擇了藍天, 陽光晴好, 不再纏綿微雨,如絲繾綣。 我選擇了大海, 無際磅礴, 不再仰望高山,寂靜深...
    沒有春閱讀 290評論 1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