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老方在公司附近找了一個房子,為了節省費用,她和一個陌生的女孩子合租。
前幾天她找我聊天,開口就抱怨起自己的室友。
“唉,最近觸到霉頭了?!?/p>
“怎么?”
“上個月,我室友買了一個鍋回來,想著以后可以在家做飯吃。有一天做完飯,我不知怎么地就抽了風,順手拿了個鐵絲圈刷鍋,然后你知道嗎?現在無論炒什么菜都會粘鍋。我室友每次刷鍋就嘮嘮叨叨,說什么好心沒好報,白買了一個不粘鍋之類的話,欸,我前幾天又買了一個鍋回來,你猜怎么著?她還嫌棄我買的鍋不是不粘鍋!我都無語了。”
老方叨叨叨,打了一長串文字。
我看完,問了她一句:“這你也能住得下去?”
“我倒是想搬啊,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人幫我分擔房租,怎么也得忍著吧!深圳的租金多貴啊。”
老方覺得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確實,如果站在她的角度,合租會比獨居更適合她這種剛出來工作一年的人。
可是我也跟老方說,跟斤斤計較的人住在一起,就連夏天多開一會兒空調都會被怨恨死。
一句話,你算得累,我住得也累。
其實平心而論,本來生活中糟心的事情就夠多了,老娘為什么要給自己多添一件?
我有那個精氣神,不如自己在外頭租個1000多塊錢的單間,自在又逍遙。
02
這也讓我想起另一個朋友阿瑤的狗血經歷。
3年前,她和一個叫阿秀的女孩子是好朋友,起初,兩個人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聊不完的八卦。
后來因為一件事情……她們絕交了。
那是某一個周末的傍晚,阿瑤和阿秀在外面逛街,阿瑤突然聞到路邊的燒烤攤飄來的香味。她拉著阿秀湊上前去,準備買一串烤玉米,但她身上并沒有零錢,于是找阿秀借了2塊錢。
阿秀很大方地借給了她。
第二天,阿瑤準備到公司的時候把錢還給阿秀。
但是她一忙起來倒把這件事情忘記了。
中午的時候,準備去吃飯的阿秀晃晃悠悠地走到她的座位旁邊,在阿瑤面前伸出右手,還一本正經地說:“你昨天還欠我2塊錢呢?!卑幰荒樸卤?,十分尷尬地從包里掏出2塊錢硬幣還給阿秀。
阿秀拿了錢塞進自己的口袋里,瞬間換了一張笑臉。
這件事情讓阿瑤挺不舒服的。
一是因為被討債的感覺很不好受,二是因為她覺得阿秀太計較。
“你說,不就2塊錢嗎?又不是巨款,整得好像我不還她一樣?!?/p>
我的天吶,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親兄弟還明算賬呢。她計較,你不也很計較嗎?這么久遠的事情還記在心里。再說了,2塊錢不是錢嗎?只是跟你計較2塊錢的人算不上真朋友而已了。
03
生活中,我遇到過一種人,他們特別計較自己的付出,好像多做一點就會要了他們的命似的。
E,我上家公司的同事,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每天上班踩點到,下班準點走。
她在公司呆了一年多,一直干著最簡單最基層的工作,因為只有中專的學歷,加上自己也沒什么追求,E在公司就是個打醬油的。
有一天,E和另外一個女生上晚班,她到公司的時候,同事都已經下班回家了,剩下隔壁桌的A還在位置上做年度銷售計劃表,E不經意地瞄了一眼她的電腦屏幕,冷嘲熱諷地說:“那么拼命干嘛,公司又不會給你漲工資?!?/p>
A回過頭,說:“那你覺得我應該怎么做?”
“拿多少錢就干多少錢的活兒啊。”
E大概沒想到自己說這話的時候,會剛好被也在加班的上級聽見。
第二天,E果不其然被辭退了,理由是在公司內部傳播負能量。
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蠻同情她的,倒不是可憐她運氣背,而是覺得她挺蠢的。
多干活兒會吃虧嗎?
我不這么認為,當一個人愿意去學習,愿意去花精力的時候才有可能接觸到更多的新事物,提升也會越快。
如果總計較著自己的付出和回報是否成正比,唯恐自己做得多會吃虧,還要把這種情緒帶給其他的人,那么,你得到的遠沒有失去的多。
有那個閑工夫蹉跎歲月,不如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為什么只能拿這么點工資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