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的,就是寫作這件事,而不要去想能寫出來一樣什么樣的文章。當你把這些沒有關聯、很雜亂的句子寫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好像不那么雜亂了。這是心理上一個普遍規律:當你陷入到一種狀態,而且能抽身出來觀察自己這種狀態的時候,這種狀態就會消失。
摘自4月9日《得到》吳伯凡:用“寫作禪”驅走焦慮
伯凡老師描述了一種很容易操作的反焦慮方法論,就是拿出紙和筆或者抓起鍵盤,肆無忌憚的寫,不要停,不要管,不怕爛,要具體。只要按這種方法“寫作”,短時間內就能停止自己的焦慮。
我個人確實有這方面經歷,就是煩躁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會漫無目的寫東西,就是描述當時的心情,想到什么就寫什么,說白了就是瞎寫,寫成什么樣沒有關系。這種所謂的寫作對于個人成長沒有毛線關系,但是每隔一段時間我總是會有類似的動作出現,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相似的,都是對自己的檢討和自己快受不了自己的內容,每次寫完就寫完了,也沒有任何下文。今天聽了寫作緩解焦慮的觀點,仔細回頭想,確實每次寫完好像自己就消停了,也沒有之前那么煩了,好像多數情況下是在晚上,寫完也就睡了,好像睡得還比較香。
平常生活中難免會有難受的時候,好比現在的自己就是比較焦慮,最近是該抽時間來一次抗焦慮寫作,緩解壓抑;再者自己身邊的朋友或是親近的人,肯定也會碰到焦慮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解決,自己也可以把這個方法告訴對方,這也算送給別人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