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立”又如何?(中)

? ? 二. 經(jīng)歷過至暗時刻才是 立

? ? 你還有沒有那樣的一個時刻,就是你覺得人生最晦暗的時刻,這個時刻里,你似乎是在走夜路,沒有任何一盞燈,你也不知道這條路可走往哪里,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幫你。同時這條路還伴隨著孤獨,迷茫與恐懼,無助這樣的幽靈般的情緒,吞噬著你每個神經(jīng),以致你每天自我懷疑,自我苛責(zé),情緒低落,覺得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也找不到出口。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至暗時刻。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我相信,每個人在成長經(jīng)歷里,都會有著自己的至暗時刻?;蜷L或短,或大或小,旁人無法理解,但自己卻能清晰地感知。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這個社會,太多年輕人患上了抑郁癥,把抑郁比為黑狗,伴隨著自己每一天。其實至暗時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在其中而不能自拔,也就是無法走出至暗時刻。我也一直信奉一句話

? 凝視深淵太久,深淵也會凝視你。

? 所以,走出至暗時刻才是關(guān)鍵,我很喜歡———寫的《高效能人士七個習(xí)慣》里的一句話:

? ? “傷害你的不是傷痛事件本身,而是你對待傷痛的態(tài)度及表現(xiàn)。”

? 到現(xiàn)在,這句話也一直作為提醒我的座右銘。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 我至今經(jīng)歷過的至暗時刻,是發(fā)生在我二十五,六歲時,也算是我人生很美好的年華,但那時我經(jīng)歷了感情,事業(yè),學(xué)業(yè)各方面非常大的打擊,差點讓我一蹶不起,不過也確實讓我一蹶不起很久。而就像佛學(xué)里所講 禍 往往不單行,每當(dāng)我試圖爬起來開始新的征程時,又會發(fā)生新的打擊。

? 這種狀態(tài)幾乎持續(xù)到二十八九歲才慢慢好起來,也就是現(xiàn)在的我,站在三十歲的路口,回望自己的過往,算是可以正視這譚深淵。可在至暗時刻時期,我確是覺得這是條沒有出口的夜路。我每一個失眠的夜,每一天的自我懷疑,不明白為什么別人都可以比我過得好,為什么自己過得這么慘。自怨自艾,情緒起起落落,無法自我疏導(dǎo),甚至懷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癥而又無法醫(yī)治,我現(xiàn)在回憶這段感受都會心驚膽戰(zhàn)。但好在自己一直是一個生命力極強的人,我一直都沒有放棄自救,潛意識里也一直有一個念頭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

? ? 也正是在至暗時刻里,我開始對人生有了深度的思考,對自己有了清晰的復(fù)盤。我放棄了向他人祥林嫂般的傾訴,也放棄了尋找不靠譜的心理醫(yī)生,而是開始自己閱讀書籍,開始啟發(fā)式地自我探索。在至暗時刻里,我讀了很多的書,無論是心理學(xué)還是哲學(xué),也看過了很多風(fēng)景,走了很多國家,更有幸的是遇見了佛學(xué),也就是我等會要講的信仰的力量。這一切都塑造了新的我,也是一個更加客觀,理性而包容的我,而這個新的我實則也是在至暗時刻里達成了自我升級。

? 那如何有效走出至暗時刻,達成自我升級?在這里,我覺得有效的方式不外乎這幾點

? 1.讀書,讀好書。

? ? 讀書永遠是人自我升級最有效也最便捷的方式,也是走出至暗時刻最有力的方式。

? ? 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很贊成行萬里路的重要性,畢竟我自己也是在游歷過很多個國家后變得更包容,眼界變得更廣闊。但行萬里路,游歷四方,需要時間及經(jīng)濟成本,而有時也會出現(xiàn)很多人即使去過很多地方,心智依然沒有達成有效升級。所以相比后者,讀萬卷書是最實在可行的,畢竟,相比于國外,國內(nèi)書籍的價格簡直是低得感人。在歐洲,一個人有著一大架子書就是有效財富的象征,而不是一架子所謂名貴的包包。

? 因為只有利人的善知識,才是讓人可跨出自我局限最有力的武器。而沉溺于苦痛本身,也是一種愚癡和自我認知局限的表現(xiàn)。? 我最喜歡的我家的一角就是滿架子的書與隨意擺放在地上的沙發(fā)與茶臺,也正是這一角,陪我度過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讓我在無明的黑暗里逐漸看清自己。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2. 行萬里路,帶著覺知去旅行

? 接下來還是要說說行萬里路的重要性,如果在至暗時刻里,已痛苦到無法安心看書,我也贊成以給自己放個小假的形式出去走走。畢竟人天生還是場依存型的生物,需要通過外界的變化調(diào)適自己的內(nèi)心。 但我不認同走馬觀花地旅行,而是要帶著覺知去感受世間不同。何為覺知?我認為就是敞開內(nèi)心的觀察自己和與自身所處環(huán)境不同的外境

? ? 在我的至暗時刻,我到了歐洲,游遍了接近10個國家,感受到了藝術(shù)氣息濃厚的文藝復(fù)興時代留下的瑰寶;我去了趟美國,看到了美利堅的遼闊與富饒;我去了印度尼西亞及泰國,感受著小乘佛教國家的淳樸及自身悠閑且易自我滿足的生活方式。這些都很大的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感受到局限在自己的小我傷痛區(qū)間里是件多么可笑的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這個空間里,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不同的事情,世界如此廣大,何必自怨自艾想不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比利時看見了難民的真實情況,與想象與報道的很不一樣。他們當(dāng)中很多人,其實都是在自己國家里中產(chǎn)甚至更上層的階層,但他們是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沃土,流離于其他國家。他們彬彬有禮,他們也無比憂傷與惆悵。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當(dāng)我看到這個真實的群體時,我才真正體會到能夠好好地活在一個安全的國土,有著自我選擇權(quán),是件多么幸運的事。我所認為的苦痛,在他們面前其實不值一提,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經(jīng)歷著關(guān)于生死的苦痛。而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與低谷,只不過也算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畢竟在生死面前,很多苦痛都不值一提。也在那個時刻,我得到了真正的釋然與豁達。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3.有效的自我復(fù)盤

? ? 我一直都有個觀點,苦不能白吃,吃了就得吃透,避免下次在同一個坑里跌倒。而如何把苦吃透,其實就是基于有效的自我復(fù)盤,去審視關(guān)于苦痛的所有因與果,從客觀的評價苦痛本身及吸取教訓(xùn)。

? ? 其實這也是之前談的,要毫不留情地面對自己,也是通過苦痛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毫不留情地直面自己,需要強大的心力,就好像是拿把刀指向自己,剖開自己,哪怕血淋淋也得繼續(xù),但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 只有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才能達到有效升級,也才能達到自我和解的同時也與苦痛和解。 也只有完成這個階段,這時,苦痛或許已不再是一潭深淵,而是變成了一把利劍,可佩戴身上走天涯。既可以防身護法,又可以在遇到下次同樣的情況時,可一刀斬下去避免再次受傷。而有效的自我復(fù)盤,就是將苦痛鑄成利劍的過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在這里,我不是要提倡人非得去吃苦,去經(jīng)歷至暗時刻。相反,我認為很多時候能不吃苦就別吃,因為很多時候,帶給你成長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你對待痛苦的反思與態(tài)度。

? 吃一些沒有必要的苦,反倒會給人生帶來很大的損失及錯失很多機會。蛻皮的過程,其實也是有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消耗,而能不能蛻皮成功這還得分人自身心力大小,有的人可以走出來,而也有的人甚至?xí)谏顪Y里一輩子。

? 所以在此,我想表達的是,用智慧格局及眼光去避開沒必要的苦,但在遇到至暗時刻時,不沉溺于其中,去盡己所能地爬出深淵。因為人生是無常的,人很難保障自己不會有低谷,畢竟起起落落才是人生真相,而在經(jīng)歷低谷時,自我肯定比自我苛責(zé)更重要,抬頭望路比凝視深淵更重要。

? ? 相比于對苦痛的執(zhí)著,我更愛橫跨鴨綠江般邁出深淵的灑脫。畢竟,能夠經(jīng)歷和正視苦痛,本身就是一種財富。

? 而我也相信,二十歲對苦痛的釋然,將會滋養(yǎng)著我三十歲及未來人生。畢竟無畏不是指著沒有任何恐懼,而是帶著恐懼同時也更相信自己的力量,及客觀地看待恐懼本身。

? ? 所以,這也是一種我所理解的“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