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0180105-[自我管理]如何制定年度計劃

O:

今天在地鐵上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中一個2018年年度計劃是這樣寫的:“我2018年的年度目標,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完成的安排,不為別的,只為兌現我2015年時要完成的2014年年度計劃的諾言。”我覺得好喜感,就記錄在備忘錄里了。

R:

聯想到自己,這種情況何嘗說的不是自己,定計劃從來沒有完成過,從最開始的每天打卡打雞血,到最后吃力、拖延,最后放棄,然后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特別有挫敗感,所以我不敢輕易的定計劃,也已經好久沒敢定什么年度計劃了。但是我也知道這是自欺欺人,沒計劃就會渾渾噩噩的,不知道時間都去哪了。聯想到清清老師昨天寫的ORID,時間管理的三個方法:排序、碎片時間、做減法,對于年度計劃也同樣適用。

I:

我是這樣理解的:

1、時間觀念&碎片時間

微觀上對一件事所要耗費的時間要有概念,對以自己的效率來計算需要多少時間要有概念,這需要長期對時間的把控和對自己的了解才能達到。

宏觀上要有時間的大局觀念。如果按照75歲還是很健康來算,二三十歲的我們也只剩下一萬七千多天。但我們最年輕、最有活力、最沒有負擔的時間可能只有10到20年,其中1/3在睡覺,1/3在工作,只有1/3可自由支配時間。而這1/3被支離破碎的分成了很多塊,這就是碎片時間。你可知道它有多珍貴。如果你不利用它做一件完整的事情,而是覺得它只是你生命中無足輕重的幾分鐘,你在排隊、上廁所或者擠地鐵,于是你玩了一把王者榮耀,刷了會兒朋友圈,就過去了,你什么都沒做成。但如果你碰到了一個特別喜歡的小說,恨不得無時無刻一有空就拿出來看,這樣也能在幾天內看完一整部厚厚的小說,這就是利用碎片時間做完整的事情的魅力。

2、排序&做減法

巴菲特有一個兩列清單法則,即先列出對你最重要的25件事,然后從中圈出對你最最重要的5件,然后就分成了兩列清單。然后如何處理那20個目標呢?先做完最重要的5件事然后再做剩下的20件事嗎?巴菲特說,你錯了,那20件事要避免去做,用你最主要的時間和精力做好那5件事。不然你很能這25件事都沒有做好,而是做了一堆簡單而不重要的事情。

3、自己的基礎能力

我們定的計劃有時候看上去很美,但是很難實現,因為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我如果完成了我就會變得好厲害了,雖然憧憬一下無妨,但是很多時候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想要完成需要很多最基礎的能力,比如:學習方法、思考方法、閱讀方法、知識管理、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健康管理等等。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定一個一年要閱讀30本書的目標,你就要思考一下你的閱讀能力和效率是什么水平,如果還不夠完成目標,你就必須先從如何提升最基礎的閱讀能力開始定目標,之后再基于自己的實力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就能夠很好的完成了。

D:

已經來到了2018年,在營業廳的實習馬上要結束了,我準備鼓起勇氣來定一個2018年度計劃。首先按照巴菲特兩列清單法則把想做的事情列出來,確定最重要的5件事。然后確定一個利用碎片時間能夠完成的一件完整的事情。最后思考自己的基礎能力水平對于計劃中的項目會不會吃力,如果有,就進行調整,把這個項目降檔為基礎能力訓練。最終形成2018年度計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時間一天一天的來。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 當我年少,盼望時間可以走得快一些。 當我而立,希望時間可以來的慢一些。 進...
    智叔隨筆閱讀 1,458評論 0 1
  • 吹笛梅邊,晚風送, 片片清寒飄雪。 煙雨微潤梅枝, 看梅朵奇絕。 冬漸遠,清峰已綠, 水流暖,噪林鴉雀。 暮色蒼茫...
    斷紅塵閱讀 168評論 0 0
  • 2017-11-30 星期四 晴 今天早讀很榮幸,我又收獲了一句名句:樹無皮必死無疑,人無皮天下無敵。 ...
    80期5號財務黎閱讀 156評論 0 0
  • 02 3 04-米米(劉后玉) 第一次看《兼職公主》這本繪本,就喜歡上了這本繪本。書中的公主顛覆了傳統公主的形象。...
    米米心臻閱讀 48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