愜意憑欄久

朋友從西藏給我寄來一張明信片,上面寫著:如果要給美好人生一個定義,那就是愜意;如果要給愜意一個定義,那就是三五知己,談笑風生。有的時候我會想,人這一生真正愜意的時光能有多少呢?

學生時代有,一放暑假,小愜意就來了,拿著小桶,跟著堂兄去河里捉螃蟹。下雨的時候就更好了,北方的雨總是急切而猛烈,溫度下降的也厲害,我就躺在床上,鉆進被窩,手捧一本書信手翻閱,頗有“閉門雪夜讀禁書”的興味,這也可以稱為愜意。南昌最近又有些雨絲,淅淅瀝瀝無休無止,人們叫苦連天,但我極喜歡此類天氣。這種天氣讓人感覺通體清凈,尤其適宜溫一壺老酒,抓一把花生,在夜幕覆蓋的陽臺上任憑思維馳騁奔突。

愜意因時而異,因人不同。老農的愜意在于冬季農閑時嗑著瓜子看電視,上班一族的愜意在于周末約三五好友露營野餐,要說文人雅士的愜意,則又是另一般滋味了。

明代的高濂可謂風雅,這位“富二代”,不光家里有錢,精神上也很富足。“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不同也”,他深刻地實踐了這句話。高濂曾在北京任鴻臚寺官,后來隱居西湖。他精通音律,“能度曲,每開樽宴客,按拍高歌以為娛樂”。所謂詩詞歌賦、鑒賞文物,無所不涉,琴棋書畫、茶酒烹調,無所不通。他徜徉山水之間,“嘗筑山滿樓于跨虹橋,收藏古今書籍”,因之得以博覽古今。他的愜意生活表現在方方面面,我們在他的《遵生八箋》中且摘引一段欣賞一下:“書齋宜明凈,不可太敞。明凈可爽心神,宏敞則傷目力。窗外四壁,薜蘿滿墻,中列松檜盆景,或建蘭一二,繞砌種以翠云草令遍,茂則青蔥郁然。近窗處,蓄金鯽五七頭,以觀天機活潑。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腳凳一。”這樣細致精致的布局和描寫,恐怕現代人早就不關注了吧,坐擁這樣的書房,為的就是“齋中永日據席,長夜篝燈,無事擾心,閱此自樂,逍遙余歲,以終天年。”這大抵就能代表古代文人的愜意情懷。

在老舍的《滇行短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另一種愜意,抗戰時期,大批文人學者逃往云南,在一個污濁的小村子里,路多年沒有修過,馬糞也數月沒掃除過,可是就在這樣的村子,老舍聽到了琴音,他看到的景象是“在院子中一顆巨大的杏樹下,有一案數椅,彭先生彈琴,査阜西先生吹簫,然后査先生獨奏大琴。”老舍說寫道:“在這里,大家幾乎忘記了人世上的一切煩惱。”這種愜意不以外界為轉移,直從內心深處發出,更加動人心懷。

愜意首先要有一顆平靜的心,其次要有一顆懂得節制的心。愜意是在神經緊繃之后突然松弛下來,頓感生活之美好,我看到一位朋友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修剪一下花枝,然后發到朋友圈里,我隔著屏幕就能感到那份愜意;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一連加了好幾天的班,忽然有一天事情做完了回到家,發現一位室友吹著口哨做飯,另一位室友在安靜的讀書,頓時心情舒朗,感覺生活真美好,那口哨聲也變得格外悅耳,此時此刻,干什么都是愜意的。我記得史鐵生曾經說過一句話,長長的忙碌過后,忽然前面有個假期,感覺生活又有了奔頭和希望。

看來人人都渴望平靜,但也不能日日清閑,日日清閑則易生慵懶,愜意和慵懶這兩個詞之間有個滑梯,不加節制則順勢而下。愜意的時光能讓人回味很久,而慵懶則讓人無聊,看來人的一生中需要在辛勞中度過,不辛勞則體會不到愜意的深刻和持久。所以,這種深刻的愜意才會讓人憑欄久,讓人貪吟放盞遲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吾愛汝八年有余,未曾離棄。 終,汝有私人,遠走高飛。 吾不敢一言一行,吾思矣。 日現其瘦,有酒作伴,鮮有問津。 而...
    心空物語閱讀 455評論 0 0
  • 何玲與姐姐一向感情甚好。姐姐雖只大幾歲卻如母親般疼愛她,讓敏感的她時時感到寬慰幸福。 姐姐與姐夫是經人介紹認識的,...
    香公主閱讀 328評論 0 1
  • 最近每日與實驗相伴的日子,委實讓人不喜?談不上很忙,但偶爾出現早六晚十二,然后每頓錯過飯點的情況,還是讓人煩躁,覺...
    好夢不遙遠閱讀 658評論 6 4
  • 看到一個小學同學,我害怕讓他看到我長痘的臉,害怕讓他看到我變得不好看。再遇到那個討厭的人,之前說我哥坐牢,我心里還...
    周海雙閱讀 20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