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我在知識變現后總結的9點建議,如果你正在走知識變現這條路,或是想走知識變現這條路,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文章共兩部分:盤點自己知識變現的成果和過程,分享知識變現過程中需要注意的9點。
一、知識積累
我的經驗:互聯網運營這個崗位做了6年,完成從專員到經理的蛻變,運營產品從0到10萬用戶,運營微信公眾號從0到百萬粉絲,創業公司天使輪到A輪擔任重要崗位,自己創過業。
二、先談談知識變現的成果
■ 產品:一本書、一套語音系列課程、一套視頻系列課程
■ 收入:12240(2017年1月-6月,含稿費、課時費、打賞)
■ 技能:寫作、講課
■ 名譽:作家、講師、“大咖”
■ 人氣:少量粉絲、百度收錄1000+
■ 人脈:運營機構平臺圈子、出版社圈子
知識變現這條路我探索了一年,設定兩個目標均已完成:出書、講課。單從收入角度看效果是偏低的,與一些知識變現的牛人也沒有可比性。但這只是開始,是初次試水,我的目標是實現從內容宣傳者轉變為內容生產者。因第一本書的銷量不錯,所以已經和出版社簽訂新書合約,值得一說的是,新書簽得是版稅分成,不是稿費酬勞。
三、知識變現需要注意的9點
1、記錄整理信息
記錄自己大腦里隨時蹦出來的創意想法,經常提煉經驗中的知識點整理成思維導圖或PPT課件。
工具:筆、筆記本、手機便簽或筆記應用、思維導圖軟件
但凡腦中醞釀出知識的火花請讓它肆意燃燒,不要否定想法,把這個想法記錄下來,用什么記錄都可以,紙、聊天軟件、筆記軟件。
最快的方式是用筆在紙上畫出想法的思維導圖,給日后的自己進行有效傳達。
2、堅持寫作,保持內容輸出
做什么內容?你有的+別人需要的>你喜歡的+別人需要的
找一個符合自己的平臺進行內容輸出,不建議是微信公號,今日頭條、簡書、起點、縱橫、虎嗅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這些平臺都可以。我曾參加過簡書的堅持寫一個月日記的活動。
堅持,每天堅持,每天堅持輸出2小時的內容
3、保持好的閱讀習慣
有方向和目的看書、閱讀、找資料、看視頻,以課題的方式研究一個知識點。有吸收才有輸出,空杯心態,正因為讀的書多才知道自己無知。
比如想研究一下男女如何有效溝通(非職場),男生怎樣更有魅力。我會去豆瓣讀書、知乎選書,找出一些評價好推薦多的書來看——這里作者也很重要比如渡邊淳一;去開放性的交流社區看看網友的答案:天涯、貼吧、豆瓣、知乎都逛一逛看看不同類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是怎么看待這問題;找一找相關視頻課程:TED、網易公開課等;讀一些優質的自媒體文章;向身邊的把妹達人請教。
4、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
不論平臺大小,和自己相符合才最重要,越早成為某個平臺閃耀的明星越好。
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符號標簽,做公號的人未必能玩轉知乎,簡書文章寫的好在分答做知識問答未必適合。
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臺,知乎-采銅(精進作者),網易云課堂-秋葉,簡書-彭小六
5、獨特的身份或經歷
不論是哪個行業,成為行業里的前100。人們追求頭部資源,天然傾向頭部人物。同樣一個崗位,大公司的人要比小企業人含金量高。所以進入一個行業前5的企業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收益。
例如阿三擔任阿里的一個產品經理,及時他什么也不做,產品也會有流量傾斜,會有給力的隊友,當然阿三不會什么也不做。我們愿意相信優秀團隊里的人都是優秀的,優秀的公司里出來的人也優秀,優秀人周圍也是優秀的人。
6、在利他中實現利己
思考能否給別人帶去利潤,先不要考慮自己掙多少錢,讓合作方先賺到錢你自然有錢。作為一個內容輸出者,渠道方能在我們身上獲利不斷增加意味著我們的定價權也在變大。
內容+流量=變現。有內容的人不一定有流量,有流量的人一定不缺內容。既然和渠道平臺合作,一定要有獨特稀缺的內容,內容要有消費價值。至少在同類內容中有差異,找到自己的獨特性。你給某渠道帶去了利潤,即使這次自己獲得的利潤非常稀少也不要緊,因為會有其他渠道來找你合作。
7、內容的不同形式
文章、書、音頻、視頻可以都是一個內容的不同形態。
同一個內容演變成不同類型產品不僅僅是多一個收入渠道。
8、現在就干
想好就做,不要等狀態準備好,狀態可能永遠也準備不好,就算是失敗了,也比原地踏步強,至少嘗試過。
拒絕拖延,做了第一步你就會看到第二步。
9、時間取舍
把時間投資在對自身成長有價值且長期有效的事上。如:讀書、堅持鍛煉身體、持續協作、參與一次有深度的討論
砍掉消費時間多的項目:大型電視連續劇、更新中的小說、動漫、永遠演不完的綜藝節目、網絡游戲、刷微博,看好你的時間別讓它丟了。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上,比你優秀的人其實比你還努力。
由于作者的水平和寫作時間所限,如有錯誤請拍磚指正。
我是文泉小火花
為夢想拼搏的青年,高效學習自控者。
喜歡就點贊,有用就打賞!
關注我,干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