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晚間洗漱臨時想到的關于學識的階段的想法。
首先我說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吧,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其實說出來,就幾句話,但是就像文件壓縮會丟失一些信息一樣,說出去的幾句話代表不了整件事,損失的信息可能在某一次信息判斷中無足輕重,但是時間久了,會讓我們出現凡事過度簡化的思維誤區,久而久之,思想也就難以深刻,總是浮于事情表面。
文件壓縮的原理,是傅立葉變換。
通過選取周期中有代表性的信息,使得壓縮后的文件可以還原信息表達的圖像,或者聲音。
我類比想到了初高中大學里的課本知識。中學里的課本相當于是壓縮了以后的知識,被簡化,把情況限定在特定環境下,也就是我們說的,普適性的縮小,“有局限的真理”。
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你會發現,“事情并不簡單”,大學里才會真正感受到,“事物復雜的本質”。
這樣的經歷讓人得以更加謹慎地去做判斷,而不是隨意抓來一個腦子里的想法就借題發揮了。
而這一切,就是學問的階段。
體會比較深的是,我們明明在很多事情上是處于初級階段的,卻總是意識不到,甚至煞有介事地指導,或許簡化以后的世界確實很友好吧,因為它適合做判斷。
容易被激怒的,大多是弱者,因為弱者才會逞強,強者往往懂得示弱。同理,刻薄是因為底子薄,尖酸是因為心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