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當中“瓊瑤”恐怕是最美、最富有詩意的名字。瓊瑤的本名叫陳喆,這個筆名從18歲開始啟用。在她功成名就之后,有人曾問起這件往事,她的回答極為簡略:“《詩經》中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句子,我覺得很美,就用了它。”
? ? ?瓊瑤是一個性格復雜,甚至有點矛盾的女人。晚年坦承自己有著憂郁性格,甚至患有輕微的憂郁癥。她曾經因為考試成績太差,害怕父母責怪而兩度自殺。花季雨季年歲,理科成績不好,父母的責怪,又讓她飽嘗了少年的憂愁。在這種境遇中長大的孩子怎能不孤獨、憂郁呢?
? ? ? 瓊瑤的性格中還有堅強、樂觀的一面。在她創作的《還珠格格》里,有兩個性格明顯不同的人物,一個是溫順的紫薇,一個是調皮的小燕子。瓊瑤說,這兩個人物就是她雙重性格的體現,她說:“在我身上,小燕子的成分要少于紫薇,不過,我特別欣賞小燕子那種活潑張揚、自由自在的個性。”小燕子式的樂觀使她一次化解了陰郁和不快,從而保持了健康的心態。與憂郁性格同在的是她的自卑心理。從很小的時侯開始,瓊瑤認為自己長得不漂亮,直到晚年都沒有改變這一看法。自卑心理曾讓許多人終身一事無成,可值得慶幸的是,在瓊瑤身上,自卑卻成就了她對事業完美境界的追求。正因為不自信,她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極其嚴格,每寫一本書,拍一部影視劇,她都會精益求精,以求達到極致和完美。客觀上說,瓊瑤的這一追求為人們奉獻了一部部精美的作品。她有著根深蒂固的自卑和經常性的不自信,但有時又相當自負;她有時沉靜、憂郁,不喜社交,但有時又相當活潑、調皮,喜歡熱鬧場合;她有時溫和,有時卻脾氣暴躁,容易發火。瓊瑤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復雜的人。
? ? 有人指責瓊瑤的作品只有一個永恒的主題,那就是“愛情”。《簡論瓊瑤小說》一文中說:“瓊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想色彩過重,又有“愛情至上主義”的思想傾向,給人以虛幻不實之感—至于夸大愛情的力量,讓愛情主宰一切的愛情至主義,在瓊瑤的作品中則比比皆是。在瓊瑤筆下,“愛”是至高無上的,“愛情”更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成了左右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的神靈,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親疏、愛憎以及與社會矛盾沖突的唯一籌碼。”自己也曾說:“人生的故事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總之,有了愛,就有人生的一切,愛情,就是人生的最后歸宿。相反,失去愛情,就會使人生暗淡無光,失去生活的意義,就會失去一切。”
? ? ? 縱觀瓊瑤不同時期的小說,她一直在教導讀者要相信讀者,相信愛情的崇高和無往不勝的力量。不少人因此指責她的小說宣揚愛情至上主義,誤導甚至貽害了青少年。還有人說,瓊瑤就是一個文化騙子,她本人知道愛情的軟弱,但出于商業目的有意編造一些美麗的愛情故事,讓讀者、觀眾信以為真,甚至走火入魔。
? ? ? 瓊瑤有一種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來自于她的外貌,更來自于她的氣質。瓊瑤的父母都是家學淵博的傳統知識分子,她的母親一生注重修飾打扮,瓊瑤也潛移默化,從不讓自己外表的缺陷示人;她的母親熱愛作畫,瓊瑤也深受影響,并且從小教她背誦唐詩,熟讀國文,也熏陶出了她多愁善感、富于幻想的氣質,這種氣質美使她從眾多普通女子中脫穎而出,成為讓男人動情、讓女人羨慕的佼佼者。第一次婚姻破裂后,瓊瑤很快又得到了平鑫濤的愛戀,這一次是漫長的苦戀,一個事業成的有婦之夫不顧世俗,苦苦追求她十多年,直到愛情修成正果,終成眷屬。瓊瑤與平鑫濤已經共同走過了幾三十幾年的幸福婚姻生活,理想的愛情應該是兩人白頭到老,兩個白發的人手挽手,走在一起,那種感覺會很人感動。
? ? ? 平鑫濤評價瓊瑤說:“情感中的瓊瑤是屬于溫柔賢淑型,正如她筆下的那些善良的女主人公一樣,每一個人都有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