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過年,這個詞是我們最大的期盼。這個節日意味著我們又長了一歲,意味著床頭枕頭底下的壓歲錢,意味人們闔家團圓慶新春。那個時候,總會有一群小伙伴們互相東家家西家家的串門;看著各家各戶門上的對聯;互相炫耀著自己的新年新衣。那個時候,街道上是數不清的鞭炮聲和幼兒的歡聲笑語連綿不絕。
? 慢慢地。我們在成長,像大雁開始飛往四面八方。后來,街道上曾經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我們大聲說笑沒有了。望著空蕩蕩干干凈凈的這里,我想很多人與我一樣懷念多一點。懷念的時候嘴角會情不自禁的揚起。因為那是我們的記憶,那是我們的年味。
? 每到這個時候,電視上網絡上都會報道今年的春運狀況。鏡頭里是人山人海,老少都有。購票隊伍絡繹不絕。大廳里坐著躺著睡著的乘客都有。他們沒有煩躁。遵守秩序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排著長隊。你會發現,他們的眼中是一種發光的眼神。眼神深處那里有他們的家。因為,他們是歸人。那個土生土長的地方,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大道,沒有五彩的燈光。有的是坑坑洼洼的羊腸小路,有的是幾盞暗黃的路燈。但是,他們知道那是他們被照亮的前行的路。回家的路。家鄉的路。
? 我總是會看到這樣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父母在臨近春節的時候,總是會幾家幾戶圍坐在一起聊天。聊一聊家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聊一聊未歸的親人。記得有一次,叔叔遠行歸來,離家門很遠的時候。大聲的喊了奶奶一聲。那個時候,我看見奶奶開心的對周圍聊天的人們說“我兒子回來了,我兒子回來過年了”然后拖著不便利的腿腳跑向叔叔,去拿他手上的行李。問他餓了嗎?累了嗎?奶奶那時的笑容總是在我每年過年回去的旅途中想起。曾經不理解,后來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知道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悅與感動。
?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總是一大家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今年,桌子上少了一副餐具,少了一個曾經相伴很久的老人。記憶中的那個老人好像總是爽朗的笑,后來才發現他也會老,他也會離開。吃飯的時候,家里人心中肯定有些懷念,但是我們依舊互相舉杯,慶賀新春佳節。因為我們知道,人間少了一個我們愛的人,天堂多了一顆守護我們的明星。遠方的歸人,我們很好,帶著你的那份快樂一直前行。新年好。還有怎么很想你。照顧好自己。
? 寫到此處,此時窗外也已經春雨綿綿。突然憶起蘇子的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后,祝愿大家新年快樂,2018愿我們珍惜所擁有的,努力所渴望的,淡忘所失去的。
? 溫一杯茶,翻一頁紙,點一盞燈。等候著噠噠馬蹄聲的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