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發現了,經常的,計劃和實際執行是會有差距的,有時還很大,這是因為我們在做決定時,因著對外界,自己,旁人的不正確認識導致了我們認識的盲區,進入盲區,所做出的決定也就與實際存在差距,這樣執行起來也就與計劃產生了差距,書中也對如何解決這三點提出了建議。
1.外在環境干擾
外在環境有兩種影響我們判斷的陷阱:
第一種:縱向推進
這點就是深挖一個點,開個頭,然后讓人們有繼續下去的欲望,比如商場
里買滿多少送多少的活動,當開始買了,就會想著達到活動金額,獲得獎勵,從而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第二種:橫向分類
這點是在說當同功能的東西分類更明細時,會導致我們選擇時同類別多選,從而增加不必要的支出。
要避免這兩個陷阱,那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首先,在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時,心中對投入總量要有一個標準。其次,同一類別的,要放一起,減少選擇的類別。
2.內在決策偏差
“高人一等效應”是說人都會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想法是獨特的,會比別人更厲害。但這卻不是我們真實的自己,這就是我們內在與實際的偏差。
想起初中那會開運動會,下午我要參加800米的比賽,然后我就覺得自己還是很厲害的,我覺得中午回家吃飯應該跑回去,就當練習,但是卻沒考慮到身體是會有疲乏的,下午比賽時最后半圈就真的沒力氣了。
這點的解決方法是:
01.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往往阻礙我們成長的,恰恰是自我的設限。
02.做計劃時,留下相對充足的時間,降低自我期待。
03.與人合作時,多肯定合作方,利他就是利己。
3.旁人決策誘惑
旁人主要有三類,陌生人,親友,權威。
01.陌生人,會讓我們產生從眾心理。
我經常就看著下班路上什么糕點店啊,烤鴨店呀排著老長的隊,然后就會找時間去買來嘗嘗。
02.親友,因為親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看到。所以親友的意見對我們來說有較大的參考意義。
03.權威,大環境下權威就是代表
著正確,所以這也及容易讓我們陷入陷阱,背離己心。
總結一下,在我們做決定時,要做到心中有底,明白自己心中所想的,旁人,親友,權威的意見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