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入門筆記(1)

JavaScript概述

JavaScript學習目標

  • 目標水平:入門級別(會使用JavaScript,不求精通)
  • 當前水平:Python,C與C++編程基礎,無Java編程基礎,主業為數字IC前端設計與驗證
  • 選用教程:廖雪峰JavaScript教程

JavaScript簡介

我經常講JavaScript戲稱為雷峰塔,與Java這個雷鋒并沒有什么關系,是一款常用與Web編程的腳本語言。

為什么起名叫JavaScript?原因是當時Java語言非常紅火,所以網景公司希望借Java的名氣來推廣,但事實上JavaScript除了語法上有點像Java,其他部分基本上沒啥關系。

一般的瀏覽器即可支持JavaScript的運行,最早這個語言適用于給網頁添加一些動態的動畫交互之類的東西,后來這個語言逐漸發展到現在node.js已經打通了后端,這個語言也變成了一個全能型腳本語言,至于作為一個數字IC硬件工程師要學習這個...主要是接觸一下web編程,然后就是

簡單粗暴的回答就是:因為你沒有選擇。在Web世界里,只有JavaScript能跨平臺、跨瀏覽器驅動網頁,與用戶交互。

JavaScript開發環境搭建

簡單的JavaScript腳本使用瀏覽器即可運行,不需要搭建環境,不過還是選擇了個Node.js的環境吧,畢竟還是比較適應,這個直接下載安裝即可,教程可以點這里,如果想要搭建一個機遇Sublime的環境可以參照這個

JavaScript基本語法

結尾的分號

JavaScript比較奇特的一點就是雖然并不要求在結尾添加分號;,但是瀏覽器執行引擎會在語句結尾自動添加;,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語義異常

注意:讓JavaScript引擎自動加分號在某些情況下會改變程序的語義,導致運行結果與期望不一致。在本教程中,我們不會省略;,所有語句都會添加;。

注釋

JavaScript的注釋與C和Verilog相同,使用///*...*/分別實現行注釋和塊注釋

數據結構

基本數據結構

JavaScript常用的有Number,字符串和布爾值三種基本數據結構

  • Number:數字,不區分浮點數與定點數,特殊的值為NaN和Infinity,分別表示無法計算的數和超過范圍的數,其中NaN與任何數均不相等,包括NaN
  • 字符串:使用" "' '包裹的內容,與Python字符串相似
  • 布爾值:僅可取True和False,與其他語言的布爾值相似
    另外,還有些需要注意的

由于JavaScript這個設計缺陷,不要使用==比較,始終堅持使用===比較。

這是由于==是將數據類型轉換為一致后再進行比較,而===的比較包括數據類型的比較

唯一能判斷NaN的方法是通過isNaN()函數

數組與對象

數組就是一組數的集合,使用[]定義,和Python數組類似

var test = [1,2,"test"]
console.log(test[0])
console.log(test[1])
console.log(test[2])

字典是鍵-值的對應,類似于Python的字典

var test_dict = {
    "a":1,
    "b":"data"
}
console.log(test_dict["a"])
console.log(test_dict["b"])

變量

JavaScript的變量就是標準的動態語言變量,不綁定數據結構,但是最好在使用前使用var聲明,否則會被視為全局變量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有趣的是變量名允許使用$字符和中文

變量名也可以用中文,但是,請不要給自己找麻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3,466評論 25 708
  • 本節內容 Python介紹 發展史 Python 2 or 3? 安裝 Hello World程序 變量 用戶輸入...
    小小不懂11閱讀 3,448評論 2 30
  • 【記憶10個無序詞語】 1沙發 2堅持 3音樂 4雨滴 5核心 6高樓 7太陽 8上升 9孩子 10小鳥 1:這個...
    黃一彬閱讀 457評論 1 2
  •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
    岳岳的成長閱讀 367評論 0 1
  • 這個因人而異,卻又有著驚人的相似度,當你拿出手機,似乎出于本能的會打開微信看一看,又似乎出于本能的在看完了未讀消息...
    瑞恩出本書閱讀 48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