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看到,和我一同開始健身跑步的妹子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而那身材也從圓潤到前凸后翹。而再看看自己,拍拍身上的贅肉,無奈的嘆口氣,憂憂的說了聲:“我本可以像她一樣,若是我能堅持的下來。”
多少無數個清晨和夜晚,我推脫了朋友一同去健身房的邀約,理由是工作太忙,天氣不好。其實,不過是自己懶得動,當年害怕長跑,如今還是害怕。
而妹子的工作量比我大的多,但她總能夠每天出現在健身房。她最大的優勢便是,一旦決定開始做了,那便要堅持。
于是,健身開始一個月后,當我還在家里抱著零食吃個不停,順帶哀嘆自己的肚子像個充氣球,將嘴塞滿的時候,妹子開始由大餅臉到V型臉轉變,馬甲線隱隱約約的可見。當一年后,我依然躺在床上,心中譴責不去健身,卻依然把玩著手機時,妹子開始報名參加馬拉松,遇見不同的人,見識更大的天地。
我開始懊惱,羨慕不已的對她說:“我本可以像你一樣……”,妹子只是笑笑。我突然感到異常的丟臉,就像有人無聲的給你打了一巴掌:你不是輸給了她,而是輸給了自己。是你的無所謂造成了今天的一事無成。時間回不去了,錯了便是錯了,我們該反思的不是遺憾,而是總結,讓“本可以”從你的字典刪掉,而添上“我無悔”。
王小波曾說過: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因而,為了減少痛苦,我們該做的是不斷的挑戰自我,否則,陷進“本可以”的泥沼,我們終將在悔恨度過。
02
《黃金時代》中寫道: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一切摧殘,想通了這點,任何事情都能泰然處之。如果一旦開始,并且能夠承受痛苦的煎熬,那么即使失敗,你也不會怨聲載道。
姐姐從小是個學霸,就是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拿著銀行的高薪,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似乎這輩子挑戰已經和她沒什么關系了。但是在擁有兩個孩子,接近35歲的她,毅然辭職了銀行的工作。對于她而言,這份工作,只是工作,沒有樂趣。
她的辭職連她的老公都不支持。但姐姐很堅持,并說道:“人生很短,我不想自己在年老時留下遺憾。”姐姐從一個職場女性到開始踏入演播廳學當一名主持人。
姐姐是個江南水鄉人,對她而言前后鼻音,平舌翹舌都是成為主播的擋路虎。但她從不埋怨,拿著字典,跟著錄音一個字一個字的矯正。每天,她的兩個孩子會纏著她,讓她無法專心學習。這個時候,她就帶著兩個孩子練習發聲,對他們繞口令,講故事。在她們熟睡的時候,她會遠程學習,請教她的主播朋友。為了練習即興演講,她每天看完一本書,并背誦里面經典的語句,這些都是在等孩子8點睡后進行的。她的家人好友勸她放棄,太辛苦了,成果還未有,反而累出一身病,不值得。姐姐只是笑笑,咬咬牙,繼續學習。
一年很短,但對姐姐而言,很長。她考上了播音主持專業,成了一名正式的播音人。她還成了本省的播音主持當家人,很多人請她去主持,做培訓。
她的很多朋友羨慕她能夠輕松的改行,每次電話打來,開口第一句話便是:“你也是從零開始的,我本可以和你一樣能夠成功的……”。
是啊,很多人羨慕姐姐的成功,還說這是智商問題,不愧是“別人家的孩子”。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姐姐天生并無和常人二異,她只是更比別人能夠忍受煎熬。所以一切的轉折點,她都能夠泰然處之,而不是驚慌失措。她從不允許讓自己有“本可以”的機會。
人生在不斷縮減,當你常常在遺憾懊惱“本可以”的時候,你會發現在生命終結前,你也一無所有。
羨慕別人,那只不過是幻想中的自己,因為你也不知道堅持后的結果又會是怎樣。但至少最后你說的一定不是“本可以”,而是“我盡力了”。
03
認識一個姑娘。她的運氣很差。似乎好運從來不跟她沾邊。但她似乎天生就有使不完的固執勁。
從4歲的時候,她就開始學琴了。但她掌握的很慢,別人6歲開始學琴,也許能考上個二三級,但她兩年后認譜的速度還是很慢,直到學琴三年后,她才開始考二級。很多鋼琴老師沒了耐心,也就委婉的勸她不適合學琴。但她就是喜歡。于是一頭栽進去就是幾十年。
她的家人讓她去比賽,她說“好”。于是在10歲那年,迎來第一次參賽。彼時的她已經能正常的讀譜了,但彈奏卻得不到要領。可想而知,第一炮失敗了。
當她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都失敗的時候,她的父母也在懷疑,是不是她真的不適合學琴,讓她放棄,做一個普通生。
她鬧著跳著,就是不肯,非要學琴。一次次,她在別人的嘲笑中趴下又站起,在別人的放棄中,又開始彈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和她同時學琴的孩子,有的早已出了國進修音樂,有的將鋼琴單純的作為一個興趣,轉做其他去了。
在迎來第二十次的參賽時,她迎來第一個的末等獎次。在第二十五次的比賽時,她終于有資格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
別人終于意識到那個當年瞧不起的小丫頭,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如此的優秀了。然后感嘆“我的基礎比她好太多了,我本來也可以進中央音樂學院的……”。這個時候,姑娘什么也不說,只說“我盡力了”。
再后來,聽說她出國進修了。
和她聊天的時候,她也只是說:我不相信命運,我相信的只有我自己。
時間不會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但能夠改變一個有志氣的人。“我盡力了”只不過是奇跡的另一個名字。而“本可以”卻是懶惰的代名詞。
04
蔡康永曾經說過一句經典的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很喜歡這句話,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經常拿來翻翻。當我們設想,也許明天有個新機遇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是說“好可惜,我本可以……”還是說“很高興擁有這次機會,我會……”。
生命的精彩不在于父母給你的多少,而在于你自己創造了多少。
永遠咬咬牙,開始一段新的荊棘路時,你要相信,時間會給你答案,前方會是什么。即便不一定如你所愿,但相信,你一定改變了當初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