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學校的閱讀推廣工作關鍵是找對人,找對校長,找對老師。校長老師對閱讀認可,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資源和支持就可以了。而不用再苦口婆心的勸說,相近辦法激勵,效果也未必能達到預期。
一,相見恨晚
我沒想過我們在鄉村閱讀推廣的進度比預期中的快,這里的快,是指找到“對”的校長和老師,繼認識潑機二小的文校長之后,我們又認識了花朗中心校的黃校長。
知識點:鄉鎮上的中心校指以前的教育站,是行政單位,負責主管該鄉鎮所有小學中心小學現在叫中心校(本部或本校),一般是所在鄉鎮小學的示范學校,是學生上課的地方。一般中心校的辦公地點在中心校。
與黃校長的結緣,還得感謝阿簡老師的講座。講座之后,我們的工作號益小博陸續收到一批添加好友的申請,其中就有花朗中心小學的李老師。很快李老師便約上了中心校的黃校長與我們進行交流黃校長給我的一個印象是有教育情懷,做事雷厲風行他和我們分享他在花朗推廣閱讀的思考以及目前已經在做的工作:。即使在優質圖書很有限的情況下,他三年前就已經開始要求有條件的學校設置班級圖書角,開放借閱;他希望打造閱讀示范學校,形成區域示范,進而引領花朗其他學校的閱讀推廣工作。這次交流他希望我們為他們閱讀示范學校的打造出謀劃策。對于這次的相遇,我們都覺得有一種相見恨晚感覺。
二,前行中的小插曲
我們約定次周周二去花朗中心小學走訪,以便提供更加有建設性的建議,形成有效閱讀推廣方案。無奈周一氣溫極低,濕度很大,司機師傅擔心第二天早上道路結冰,不敢貿然前行。黃校長得知消息后很著急,問我們是否可以當天下午過去,他馬上幫我們安排車。因為還有文明辦的捐贈活動,所以也只能推遲到周三,也就是今天。
早上7:30,云南崔化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黃總送我們下花朗,寒風習習,一路冰天雪地。有耳聞去花朗的道路曲折,這次著實體驗了一把。小凡哥哥被甩得暈車了,最后還是吐了。
11點我們到達花朗的田壩小學,彩云協會的項目點學校。一方面了解彩云協會在這里的工作開展情況,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想了解一下黃校長的閱讀方案的落實情況果然。學校有圖書室,班級會輪流來借書看;雖然條件簡陋,但是每個班級都有圖書角。
因為黃總和工作人員要幫田壩小學安裝水箱,我們要推遲半個小時去花朗中心小學。黃校長在路上就關切我們到達哪里了,知道我們要在田壩小學逗留一下,著急的他又安排車過來,接我們去中心小學。
三,走訪交流,擬方案
吃完午飯,中心校潘副校長,辦公室主任鄭老師,花朗中心小學郭校長帶我們參觀了目前學校閱讀的開展情況。和其他學校一樣,配備下來的薄改工程的圖書品質差,而且結構失調,缺乏圖畫書和橋梁書,都是文字書。缺乏優質的圖書,如何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呢?
和田壩小學一樣,這里有圖書室,提供班級整借整還;每個班級有配備圖書角,有專門的學生進行管理,有對學生開放借閱。
學校還計劃建設閱讀長廊,對學生進行開放。
下午我們給3年級和5年級上閱讀示范課,老師們都來聽課,反響很不錯。
“你們這書哪里買的呀?特別棒,我想買來給我家的孩子讀一讀。”課程結束后一位來自威信的老師問到。
“我們一般是在當當網上買的。”我說到,“不過你也可以考慮來我們那邊辦教師卡,把書借回去。”
“對哦,你們可以考慮在威信推廣你們的項目。”黃校長說到。
四,期待資源啟動合作
其實黃校長此次邀請我們來的意圖,我心里也清楚。他很想把閱讀這件事情推廣起來,因為他認識到當前教育的不足,以及閱讀對孩子成長的幫助,但是苦于手頭的資源不足。他一再的向我們表明他的決心。但是,我們第一期的項目走訪工作已經結束,第一期支持的學校已經確定,所以資源上也比較缺乏的。
于是,我們一起暢談,擬定在不同資源條件下,我們可以采用的方案。暢聊著暢聊著不知不覺已經日落西山。
花朗總共有12所學校,72個班級,小學階段有學生1919人;學齡階段有13個班級,有學生465人。我通過諸多渠道了解過黃校長,一致認為他是實干的校長。如果你有相關的支持資源,可以與我們聯系哦。
益博公益圖書館簡介
益博公益是一家閱讀推廣公益機構,其業務主管單位為共青團鎮雄縣委員會。機構成立于2013年,由鎮雄本地青年余炳廷發起成立。機構致力通過閱讀推廣,改善鎮雄縣兒童的教育,讓閱讀滋養孩子的童年,開拓他們的視野,從而能夠成為一個終生學習者,實現自己的心中的夢想!
機構在鎮雄縣運營近5年時間,在心平公益基金會、橋畔計劃、廣東春桃慈善基金會、深圳愛閱公益基金會、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以及鎮雄本地企業家、政府相關部門、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在閱讀推廣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獲得當地家長們的認可。
截止2017年9月31日,機構有全職工作人員3名,擁有直營公益圖書館兩家(益博公益圖書館·天景館、益博公益圖書館·蘇彌館)場地均有鎮雄當地企業家免費提供,合作圖書館一家(場壩英才園館);今年計劃為6所鄉村學校建設圖書角或者圖書室。目前圖書館藏書近10000冊,圖書館有辦卡讀者4858人,借閱次數64729次,人均13.3次;開展故事入班級活動60場次,參與學生2000余人次;組織各類閱讀活動52期,參與1150余人次;擁有親子交流群3個,家長成員6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