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扎克伯格學(xué)提高工作效率

微信上看到扎克伯格分享給員工關(guān)于提高工作效率的26張PPT。分享一下我學(xué)到的:

你的想象和現(xiàn)實總會有差距。扎克伯格希望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在睡覺和娛樂,很少的時間在工作,而實際情況是,一半的時間在工作,剩下的一半時間充斥著無聊,再生下來的五分之三在睡覺,只有十分之一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中文翻譯說"時間常有,時間在于優(yōu)先。"而我從PPT中看到的是: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的時間分配從現(xiàn)實情況不斷向我們希望的方向靠攏,而安排出優(yōu)先級作為最重要的步驟,我們可以理解為"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無論是需要還是想要,我們要弄清楚自己的目標。

每天只計劃4-5小時工作。日子總能被填滿,我是這么理解的。為了表明自己是個勤奮好學(xué)的好孩子,我們總會給自己的時間做分配、做計劃。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再到日計劃,我們將我們的工作排的滿滿當當,似乎不那么做就是好吃懶做,不求上進一樣。而結(jié)果往往不盡如人意。要么興高采烈堅持了幾天把自己累著了,最后不了了之,要么看到滿滿的計劃表,執(zhí)行了一天發(fā)現(xiàn)做不下去,干脆就直接放棄了。其實我們完全不用對自己那么狠,每天工作12小時,那是工作狂的節(jié)奏,一般人肯定吃不消。你看扎克伯格對自己和自己的員工要求不過是一天工作4-5小時,別覺得4-5小時時間短,即便是《奇特的一生》中的柳比歇夫,這樣的對于時間記錄精確到分鐘的人也只能平均一天工作7小時罷了,我們一般人要真做到一天4-5小時的純工作時間,相信一定能在工作上取得不小的成就了。

剛有說到做計劃,看了很多關(guān)于時間規(guī)劃的書和建議,覺得周計劃是比較適合的計劃區(qū)間。為什么這么說呢?個人經(jīng)驗做月計劃往往會因為時間周期稍長而造成難以掌控的局面。日計劃,我們的確可以做到精準到分鐘,但是領(lǐng)導(dǎo)的臨時通知、朋友突然的電話(相信我,大部分的我們是做不到不接電話不見人,專注完成自己的工作的。)或者約好的客戶臨時有事耽誤,都會打亂我們的計劃。而一周七天五個工作日,相比月計劃,更好掌控,相比日計劃,又有更多的機動性。我們可以將未來一周要做的事情根據(jù)(工作/家庭/個人/?)進行分類,再在每個選項下根據(jù)事情的優(yōu)先等級進行排列,匹配到一周五天后,如果臨時有事耽誤了某件事情的進程,我們依舊有時間可以進行調(diào)整。以上的周計劃也匹配了扎克伯格的"有狀態(tài)就多干點,沒狀態(tài)就好好休息。"

接下來就是給自己的目標確定完成時間,更具體的方法可以是確定"SMART目標":

S(Specific)——明確性

M(Measurable)——衡量性

A(Acceptable/achievable)——可接受性/可完成性

R(Realistic)——實際性

T(Time-constrained/Time-related)——時限性

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讓自己在什么時候達成多少目標。以減肥為例(哈哈,我天天設(shè)減肥目標。)你可以說"我希望在未來三個月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五斤。"而不是我希望我能不那么胖。為什么"我希望我不那么胖"不是一個好的目標呢?第一,什么是不那么胖,120斤算不那么胖,還是100斤?第二,什么時間,沒有時間的目標沒有意義,你說自己想減肥,沒有時間限制,那永遠就只是一句口號罷了;第三,要實際,不能說我一周瘦十斤,但凡一周瘦十斤,咱也不敢啊,是吧?所以定目標的時候想想,我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嗎?

給自己設(shè)定有限的時間,還能讓我們更加專注和有目標,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老板要我們要我們寫一份項目書,兩周下來一直無頭緒,等到截止日期的頭一天,無論如何,也不管項目書質(zhì)量如何,我們還是能把成品放到領(lǐng)導(dǎo)的辦公桌上。

"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最佳方式就是工作,從小任務(wù)開始,讓工作運轉(zhuǎn)起來。""做完事情,要勝于完美收工。動手做,勝過任何完美的想象。"說回剛才說的老板交給我們的期限為兩周的項目書。為什么前面的十多天我們都沒有行動,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是覺得沒法完美的開始和完成,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好也是拖延癥的主要病因。這個時候,開始做就是最好的方式,我們可以先將目標分解成諸個小目標,將前面說到的時間期限針對每個小目標進行設(shè)定,然后就是開始做啦,先不要想著這一份報告就能讓你平步青云,先完成它,完成以后,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這個時候可以回頭看看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然后再追求完美,無論創(chuàng)意上或是形式上的。

''按重要性工作,提高效率。""工作時間越長,并不等于效率越高。"就像開頭說到的,我們要先區(qū)分什么是重要的,你有一份PPT每天就要交,你想給自己買一條夏天去海邊的裙子,你還想看看大家夏天去海邊的攻略,這個時候,如果你先上某寶開始挑裙子,相信我你也一定會擔憂關(guān)于PPT的事。再就是不要認為你為了完成那份PPT一整天坐在電腦前就是效率高,小時候老人家常跟我說的一個詞叫"磨洋工",就是看著一直在做,實際上啥也沒做成。我們總把這種時間的無意義消耗看作感動自己的努力,看作我們一定要成功的重要原因。可是,那些我們用超長時間去做卻沒有用心去做的行為,也許對結(jié)果毫無益處。

"番茄工作法"算得上是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一個好辦法。選擇一個待完成任務(wù),將番茄時間設(shè)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wù)無關(guān)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段站休息一下,每四個番茄時間多休息一會。可以用一個番茄時間列PPT大綱,中間休息時間喝杯咖啡或是逛一家某寶;第二個番茄時間對大綱進行細化,然后起身做做伸展運動;接下來開始電腦模版,將大綱和具體內(nèi)容輸入,刷個朋友圈;最后對圖片,版式進行調(diào)整,初步完成。

"多記、多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搜素引擎讓我們可以在幾秒內(nèi)對想要的知識點有千百萬的解釋,但瀏覽和篩選信息會耗費我們很多無謂的時間。那么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就顯得很重要啦,將那些平時看到的認為重要的信息根據(jù)自己的分類進行記錄,那么在需要提取這些信息的時候,我們得到的就是純干貨。多做筆記也包括將自己平時閃現(xiàn)的靈感進行記錄,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突然冒出的靈感如果沒有有效的記錄,沒過多久就再也想不起來了。這里我推薦印象筆記或者在朋友圈設(shè)一個只有很少人看得到的分組,隨時記錄。我們在專注工作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想法或是靈感冒出,花時間深入的想會打斷我們原本的節(jié)奏,怎么辦呢?記下來!完成手頭現(xiàn)有項目再說。

其實提高效率最重要的目的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學(xué)習(xí)提高效率的同時,別忘了尋找那些你喜歡做的事,讓我們把生命浪費在那些個美好當中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