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對我們來說小時候已經再也回不去了。同事為她的孩子精心準備了節日禮物,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們好像沒有特地過兒童節,沒有節目匯演,也沒有收到過什么禮物。不過沒關系,對于小孩子來說,能夠無憂無慮地成長,每一天都是過節。想起小時候一些有趣的事,趁此機會也來致一下童年吧。
上學路上
? ? ? ? 童年中許多有趣的事都發生在上學的路上。我家離學校不是很遠,那時候還沒有修水泥路,上學先走過我們家門前大池塘的塘壩,再穿過一條田間小路便到了。那時候上學也沒有家長接送,都是一個村的幾個小伙伴結伴同行,路上經常會有東西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十幾分鐘的路程總能走好久好久。
? ? ? ? 上學路上經常做的一件事便是采野果。我記得有一種叫做“麥泡”的漿果,比草莓小些,顏色也是紅的,熟透了就變成深紅色,味道酸酸甜甜的,口感極好。在路邊很容易就能找到,但是我們一般等不到它熟透就摘了,會很酸。學校背后有一條很小的河,是人工挖的用來灌溉農田的,平時水很淺,夏季的時候水才會滿。而在河的對岸,往往就有深紅色的、熟透的麥泡,十分誘人。嘴饞的時候我們便派膽子最大的孩子趟過那條小河去摘。有一次,我們又跑去摘麥泡了,結果遲到了,一進學校,老師就開始訓了,老早就在樓上看見你們過來了,怎么在路上逗留這么長時間?我們都面面相覷不敢作聲。
? ? ? ? 那時候鳥很多,男孩子們會經常搗鳥窩,有時候在塘壩的灌木叢里面還能找到鳥蛋。有一次我撿了幾個鳥蛋回家,不小心弄破了,一看里面居然有一只尚未孵化的小鳥,嚇得立馬扔了,從此再也不敢撿鳥蛋。
? ? ? ? 把我們村子半包圍的是一個大池塘,池塘里種滿了荷花,有時放學路上我們會拿個棍子去采靠近岸邊的蓮蓬。池塘的一側岸邊,種了一排柳樹。這些柳樹長得很奇怪,樹的最底下居然是橫向生長的,幾乎是與水面平行。就這樣水平長了一米多才開始往上生長,柳條垂下來便能貼著水面了。柳樹有些年頭了,樹干很粗,可以很平穩地走在上面。夏季多雨的時候水甚至能漫過樹干,有時我們就坐在柳樹上打水仗。調皮的男孩很容易就能爬到上面去,現在想想是很危險的,因為如果一不小心就掉進池塘里了。
? ? ? ? 當然上學的路上也會有令人惱火的事,隔壁村里有幾個調皮的男孩總是喜歡搞惡作劇,放學的路上會偷偷跑到前面的灌木叢里,在你走近的時候突然冒出來大叫一聲,嚇你一大跳。有一種叫“楊辣薩”的毛毛蟲,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學名,這種毛毛蟲如果接觸到皮膚會又紅又癢。這些可惡的男孩子經常拿這個嚇我們,還往我們身上扔,嚇得我們哇哇大叫。
玩具、書、動畫片
? ? ? ? 我們那時的童年是沒有多少玩具的。有一次爸爸帶回來一組芭比娃娃,貌似我對她們不是很感興趣,幫她們換過幾次衣服之后便扔到一邊了。倒是那些手工制作讓我很感興趣,那時學校發的手工制作基本上都自己做了,什么七彩轉盤啊不倒翁還有潛望鏡等等。
? ? ? ? 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幫我做的紙風箏。鄉間的田野非常空曠,很適合放風箏。先用竹蔑先做好框架,然后再糊上紅紙,再系上一根長線,一個簡易的風箏就做好了。我記得第一個風箏做得不是很成功,好像飛得不高,到第二個經過技術改良之后就好多了。再后來爸爸又給我買了一個蝴蝶的風箏。到現在還是很懷念那個紙風箏,以及田野中跟在爸爸后面跑的感覺。
? ? ? ? 小時候對知識還是很渴求的,不過那時候課外書很匱乏。記得童年得到的第一本書叫《365夜》,是一本帶拼音的小故事書。因為資源有限,所以小時候的每一本書我都翻了無數遍,許多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 沒有多少課外書看,就看動畫片咯,《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一休》、《海爾兄弟》、《海底小精靈》、《Hello,Kitty》、《圣斗士星矢》、《棒球英豪》……現在想起來,動畫片中的主角在腦中的印象還很鮮活。
童年的夏天
? ? ?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暑假比較長的原因,小時候的冬天是沒多少印象的,只記得夏天許多有趣的事。那時候夏天經常停電,停電的晚上大家會搬著自己家里的竹床、涼椅到塘壩上乘涼。大人們在一起聊天,小孩子們就在旁邊玩,草叢里還有螢火蟲飛來飛去。我那時大概五六歲吧,不認識多少字,買的書還看不大懂,爸爸有時會跟我講講書上的故事。那時候的青蛙特別多,晚上“呱呱—呱呱”蛙聲一片。玩累了就躺在竹床上數星星,奶奶在一旁輕搖蒲扇給我們驅趕蚊子。不知誰一聲:“電來了——”大家便紛紛收拾東西各回各家了。
? ? ? ? 那時候大池塘里滿是荷花蓮蓬,旁邊的小池塘里則有許多的菱角,是那種很小的青菱。兩個池塘里都有許多魚,大孩子們用自制的魚竿釣,我們則拿個小瓶子釣,釣到的小魚回家喂貓咪。田溝還有許多田螺和龍蝦。有一次小叔撿了一大桶田螺,在家用清水養了一段時間后燒了兩大盆,味道好極了。
? ? ? ? 夏天總是伴著農忙,農村的孩子一般都很能干,我是個例外。媽媽很少要我做事,寧愿自己辛苦一點。只有在“雙搶”的時候,我才會去田里幫下忙。因為那時都種雙季稻,既要搶收又要搶種,所以“雙搶”時節,田里是十分熱鬧的。到了撿棉花的季節,我有時也去地里撿。爸爸媽媽也沒指望我能幫什么忙,不過作為熱愛勞動的鼓勵,那時候我每撿一小袋棉花,就會得到一包方便面。在當時看來,這真是莫大的獎賞。
? ? ? 夏天有時候也會承擔一項任務,那就是“看[kān]水”。看水是什么意思呢?夏季農田需要灌溉,水源就是大池塘。如果大池塘的水用完了怎么辦呢,那就必須借助一條人工河把水從花亭湖那邊引過來。這項水利工程應該是由上面調度的吧,我猜,因為每次放水都有時間限制,比如24小時或48小時。對于干旱的夏天來說,水就是莊稼的生命啊。為了防止別人偷偷地將人工河的口子挖開放水,就必須有人在河道要口看著。隊長會通過抓鬮的方式隨機地將幾戶分到一起,共同看守一個要口。因為這項工作不復雜,所以一般都是由小孩去完成的,大人們呢,只要巡邏一下就可以了。
? ? ? ? 我們會選擇一個陰涼的地方安營扎寨,大孩子小孩子都在一起玩。我記得好幾次都是跟幾個大孩子分到一起,那些哥哥姐姐都比我大好多,他們總會帶一本書,我們那的孩子都是很愛學習的,有時我也會向他們借書看。有一次堂姐不知道從哪借來一本叫做《千奇百怪》的書,那本書上說有的人能用肚子說話,有的人一輩子都不能吃飯、有的人生下來就不用睡覺……各種奇奇怪怪的人,我當時就納悶了,會有這樣的人嗎?問哥哥姐姐,他們十分肯定地說,有啊。我問,在哪呀?他們說,長大了你就知道了。呵呵,“長大了你就知道了”,小時候我們總是被這句話給忽悠了。
小學時光
? ? ? 我的小學叫新華小學,跟字典一樣的名字。在這個小學里我度過了快樂的六年,一年的學前班,五年的小學。學校很小,就一百多個學生,我們班只有十幾個人。一棟教學樓、一排平房、一個小操場便是學校的全部。對了,教學樓門前還有兩棵桂花樹。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學除了上文化課之外,還有美術、書法、音樂、體育、手工制作課,雖然沒有專業老師教,但是在當時的農村小學是很難得的。那時候的孩子不像現在除了要上課,還要上各種名目的輔導班。我們下了課就是玩。
當時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是校長,有時下午出去開會就不來,沒有人管,我們便自己玩自己的,什么跳繩啦撿石子。梔子花盛開的季節,我們會用書當球拍,花當球,像打羽毛球一樣打得不亦樂乎。
? ? ? ? 小學時我學習成績還不錯,是班長,楊老師不在的時候會讓我管理班上的秩序,我卻帶頭玩。那時候我負責檢查作業,老師再檢查我的,但是一般老師都會忘了,所以我有時會偷懶不寫。有一次突擊檢查全班的,這下可慘了。那一次挨打了。
? ? ? ? 從四年級的時候開始上早自習,早起對我來說特別困難。第一天早自習就遲到了,被老師說了一頓。第二天早上我到教室的時候,環顧四周,發現全班都到了,但是老師不在,我拍了拍胸脯自我安慰說:“哈哈,還好沒遲到啊。”這時,一個聲音從門背后傳來說:“誰說你沒遲到啊?”無限囧啊。
? ? ? ? 小時候體質很差,經常生病請假,體育課也是相當糟糕。有一次體育課的內容是做仰臥起坐,全班有兩個人怎么都起不來,我便是其中之一,特丟人。要開運動會的時候大家在操場上練習跑步、跳遠、跳繩,我自然是沒份了,湊在旁邊看熱鬧。楊老師直接跟我說,你別看了別看了,回教室讀書去吧。
? ? ? ? 小學畢業之后不久我們的學校就撤并了,新華小學徹底成為歷史。現在的校園早已破敗不堪,桂花樹已被移走,操場雜草叢生。后來村里許多大人也都外出務工經商,孩子們長大之后便到外地上學,村里逐漸冷清,不復往日的熱鬧。大池塘經過開挖加深,貯水量變大了,估計現在不會有“看水”這樣的事情了。池塘開挖的同時砍掉了那排柳樹,現在的孩子應該再也看不到那種與水面平行的大柳樹了。一池荷花也不見蹤影。至于“麥泡”,我后來再也沒有吃過。所幸的是,這些都曾經在我童年的記憶里。
(寫于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