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到某年齡了就知道了”
“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等你工作后就知道了”
“等你結婚就知道了”
——抱歉,有些看起來冠冕堂皇實則狗屁不通的道理,我一輩子都不會懂的好嗎。
引用某條微博下看到的評論作為今天文章的開頭。諸如此類的話,想必已經被某些自居高位的、空長幾歲的人當成教育別人的口頭禪。
事情的起因是,從老家回天津乘坐的高鐵車廂中接近半數都是鬧鬧騰騰的小朋友,另外半數也大都是是家長小孩這樣的搭配,于是本身就很討厭小孩子的我就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兩條牢騷,內容如下。
我承認我以一個極端的心態表達了內心一個極端處理方法,撇開私人空間能否說臟話的點,但是我想要表達的邏輯是:作為大人應該管好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能防止他們擾亂公眾秩序,就請尋求一些處理方法。當時心情煩躁,我就選擇了臟話來發泄內心,但拋開臟話,邏輯絕對成立。
而后這兩條的某一條下面評論出現了這樣一句話: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真真是一字不落 !看到該評論的一瞬間我真是怒發沖冠,噼里啪啦一邊復制一邊自我發揮地打了二百字的小論文給她回復。
.
首先
我是在自己的地盤撒野,沒有妨礙或者侵害到任何人。
我不要求看到朋友圈的你必須感同身受,所以也請你能夠尊重我,不要以為長我幾歲就能以“過來人”的心態跑到我的底盤下指著我的鼻子教育我。(回復我的這位是我大姨的大女兒,比我媽還要大一歲)
我不清楚這條朋友圈是否扎痛了你的玻璃心,我特指的僅僅是我所在車廂那些嘰嘰喳喳的小孩,還有那些恬不知恥的大人。
我甚至都不是在指責你的孩子,所以你為什么硬要挑一句引戰的話,來指責我呢?
這句話可以引申為: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吵鬧且不聽勸,到時候你也會像我一樣,去責怪那些想要壓抑孩子天性的“壞人們”,并且你也會像我一樣,放任孩子擾亂公共場合秩序而不去阻止,既因為你無能為力,也因為你必須要釋放孩子的天性。
抱歉,讓您失望了。我是一個萬事都不想也不好意思去麻煩別人的人,所以即便我有了孩子,我也會盡我所能教會 ta 這個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再進一步說,我打算做丁克,沒有相關煩惱,也不希望會經歷相關煩惱。收起自己那點可憐的育兒經驗,先認清楚自己是井底之蛙的事,再去琢磨怎么惡心別人吧。
.
插播一件和另外一個姐姐聊天時牽扯出來的事情。
這個姐姐告訴我,有一年我媽她們姐妹幾家子回我姥姥家的時候,我大姨這個大女兒就帶了她家的孩子去,一桌子有好多人,上菜上了一條魚時,她就把盤子端過來,把大部分魚肉都給自己的孩子撥到碗里,毫不顧忌桌上任何人的感受。
說完這件事后,姐姐勸我:你呀和大姐這樣的人矯情這個,她是聽不懂你說的那些大道理的,如果我要是說出這種話來,你還值得生氣,可是本來她就不懂道理,你再去生氣,就是對牛彈琴。
.
再者
育兒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
接下來我想要聊的話題可能會比較寬,但萬變不離其宗:龍生龍,蛆生蟲,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走到哪里都惹人喜愛的小孩?我沒有經驗,當然給不出方法,可是我見過這樣惹人可愛的小孩兒,連我這種極其厭惡小孩的人都不會產生那些厭惡的情緒,所以這種小孩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別人家的家長可以,唯獨“你”,不行?只會拿這種爛大街的理論作為自己孩子淘氣吵鬧的擋箭牌?
.
順序是這樣的:
你的孩子在公共場合毫無顧忌地大吵大鬧
→ 你滿心歡喜地覺得這是孩子在自我釋放天性
→ 有人過來告知你請看管好自己的小孩
→ 怒不可遏的你覺得這個人多管閑事
→ 你拿出爛雞湯說別人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 站在你旁邊涉世未深的小孩覺得你很厲害
→ 你的小孩學會了“我大吵大鬧爸爸 / 媽媽很喜歡并很支持,我這樣做是對的,因為我是孩子所以我做什么都對”,從此更加肆無忌憚禍害人間,外加利用有的沒的一些所謂準則去逃避責任。
.
現在,因為你教育的缺失(或學習家長錯誤的行為)導致了以上的死循環,你卻還怨天怨地怨社會?誰給你的臉,跟變臉師傅學的嗎,一層套一層,撕破一層還有一層,臉皮厚得不得了?
這個社會有太多生而不養的人了,我身邊有好多可以用來舉例子的極端家庭,自己連人都沒有活出一個樣子就開始制造下一代,這個還沒有找對方法教就緊接著制造第二個、第三個下一代,生生不息,至死方休。
錘一錘自己沉睡的良心,自己適合生育嗎,能夠教育好下一代嗎,自己的臭毛病會不會無形之中被孩子學去?
自己連自己都認不清的話,就不要制造禍端了。(一個干嘛又不失禮貌的微笑.jpg)
.
最后
你沒有一絲一毫廉恥心,反而覺得你有孩子你最大,四海之內皆你孩子媽,我有孩子我過得苦我不容易社會和眾生都該謙讓我。
人為什么要多讀書?因為讀書可以聽得懂道理。
通篇下來代入感強嗎? 不強的話共勉,強的話麻煩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曾經給別人添過多少麻煩。
人要臉樹要皮,別讓你自己的無知毀掉白紙一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