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九型又給了我一次外地單獨與女兒相處的機會,也因為這三天陪伴讓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老師說的:“孩子需要我們為她在這里。”
三天的相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在我這里,她在她那里。因為突然的分離女兒開始哭鬧,沒辦法轉移她去了游樂場,女兒的情緒并沒有因為我的轉移而消失,直到在必勝客吃飯女兒的情緒到達了極限,開始大哭大鬧,當所有人把目光都聚焦到女兒身上了,她的情緒更加激烈了。而我被周圍的眼光帶走了,(女兒感受到了我不在她那里,開始蹦起來鬧)這時臨在把我拉回了當下,我蹲下抱著她,心里很難過,當我把焦點從周圍人的眼光中收回,放到女兒身上的時候,她慢慢的平靜了。女兒就這樣在哭哭鬧鬧中度過了第一天。
第二階段,我為女兒在這里。第二天面對和媽媽的分離女兒還是哭的很傷心,這時我沒有轉移她,只是抱緊她,讓她大哭,哭了好久,女兒平靜了。我們就這樣抱在一起,什么也沒有說。
第三階段,我們一起在這里。女兒平靜了,我們手拉著手,看到小鳥,就和小鳥對話,看到小河就和小河對話,看到大船就和大船對話,看到釣魚的人就和他們對話。我們就這樣走走停停,說說笑笑,走到哪里是哪里,看到什么說什么。我們開開心心的度過了第二天。晚上女兒說:“爸爸和你玩的真開心,我都忘記媽媽了.”我被感動了的流下了眼淚。
到了第三天,女兒不在要出去到游樂場里玩了,我們就在酒店里度過了快樂的一天。她知道我想要表達什么,我明白她想要表達什么。
這次的陪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需要的是當下。只有在當下,才能從心里看見孩子,孩子也才能從心里感受到你看見了她。孩子需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能真正的看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