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獻身,X既是數學符號,又是未知之數。獻身既是對愛情的獻身,也是對信仰的獻身。
01
上周就看完了《嫌疑人X的獻身》,終于抽出時間寫一篇看后感,記得當時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一周之后,雖然情緒早已平復,但是帶給我的感受依然還很震撼,是大海波濤翻涌之后,海水慢慢地拍打岸邊的沉靜。
我并不是這部小說的原著黨,也沒有看過日、韓兩版,但同時也有一些慶幸,不用一直苦于尋找原著的情節,也不用將三者進行地對比。
我不是影評人,我不需要進行比較、批判,只是單純的作為一個觀眾,欣賞影片帶給我的感動與思考。
《嫌疑人X的獻身》是“神探伽利略”湯川學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
雖然已經有日韓版,對于中國版《嫌疑人》,豆瓣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但正如有人說:
蘇有朋通過合理的改編和動情的講述,賦予了中國版《嫌疑人》更多新意與驚喜,也讓觀眾看到了其導演功力的提升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的作品。
02
這部電影是由一樁殺人案引出情節發展。
物理學教授唐川(原著名為湯川學)和數學老師石泓(原著名為石神哲哉)因石泓鄰居陳婧(原著名為花岡婧子)涉及的一樁殺人案重逢。
案件看起來是幾何問題,實際上是函數問題。
電影尚未過半,在觀眾開始猜測兇手是誰的時候,忽然鏡頭一轉,案發現場重現,兇手何人,殺人過程怎樣,全都被一一列舉出來,沒有鋪陳,沒有懸念。
當一切都昭然若揭,觀眾幾乎都只是等著案情順理成章地結案的時候,導演僅僅通過幾個鏡頭的切換,冷靜的為你揭開了事實的另一個真相。
原來,這個故事不僅有詭計,而且還是如此可怕而精妙的詭計。
03
石泓,一個數學天才,卻也是中學里不起眼的數學老師,當他眼看著自己的才華被無聊的生活一點一點磨沒,自己處于一個自己最摯愛的東西的漩渦里,怎么也爬不出來的時候。
他對唐川說:
“你懂那種感覺嗎?面前有一座山,爬了很久,卻始終只能在山林中徘徊。”
而他已經無法翻越那座山,只能走下山的路。”
他絕望到——死是他唯一的救贖的時候,陳婧這個女人像一束光一樣照進了他的生活。
影片中,石泓佝僂著身形小心翼翼推開門。開門的一瞬間,陽光灑落,陳婧和小女孩的微笑仿佛帶來了全世界的光輝,大方明亮的暖色調毫不保留地展示了陳婧一家對于石泓的意義。
從此以后,這個女人成為他的救贖。
于是,當這個女人陷入泥沼時,他不惜傷害一個無辜的人。
當這個女人在電話里哭著對他說,怎么辦,我要去自首的時候,他只說:”會沒事的,相信我。”
然后他就以身設局,步步為營,將自己變成一個變態跟蹤狂,只為要護她安寧。
如他所言,這不是報仇,而是報恩。
究竟愛一個人,可以到什么程度?
究竟什么樣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
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04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是石泓在天橋上說的那句話:“他們就像時鐘里無用的齒輪,每天都在重復無用的生活。”
在石泓看來,自己在遇到陳婧之前,自己與這些流浪漢毫無二致,就像時鐘里無用的齒輪,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
活著與死去,又有什么分別。
但是,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也只有齒輪本身能決定它的用途。
我們沒有權利評價別人生命的意義,我們能夠決定的只有自己的生命價值。
即便是無用的齒輪也有存在的權利,而不應該被他人以任何理由無情剝奪。
人一旦擺脫了時鐘反而會把日子過得跟時鐘一樣準確。你我都不可能擺脫時鐘的束縛,彼此都已淪為社會這個時鐘的齒輪,一旦少了齒輪,時鐘就會出亂子。
05
影片的最后,在審訊室,唐川想讓石泓把真相說出來,石泓靜默不語。
在石泓推門而出的那一刻,唐川幾乎吼了出來:“到底她為了你做了什么,值得你這樣。”
石泓他笑著,不說話。
“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積聚了好久的眼淚在那一刻,淚流不止。
那個生命里沒有光的人,因為你的出現,讓我感覺到,只要每天看到你,我活著就有意義。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他說:請把我完全忘記。請不要有罪惡感。因為如果你過得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勞。”
他用生命去坦護她,卻不要求她記得他,只是希望她能夠過得幸福。
你活著,就好。
我愿意用生命來守護你。
東野說,這是常人難以理解的愛。
這個男人,他的愛與善全給了從死亡邊緣拉他回來的女人,愿意為她坐牢、殺害一個無辜的流浪漢。
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后我就是為你而活。
這又何嘗不是他的絕望。
我壓根沒有想和你們發生關聯的欲望,對于崇高的東西,光是能沾到邊就夠幸福了。
妄想博得名聲,只會有損尊嚴。
只有你活著,我付出的才有意義,只有你幸福,我才沒有失去。
只有你活著,就足以拯救我。
06
你們對真相都一無所知。
石泓在電影中兩次提到這句話,無論是他對于自己人生的絕望,還是他對陳婧最悲傷的告白。
你們一無所知。
那便是最好。
但是影片的最后,石泓用生命死守的真相還是水落石出,陳婧自首了。
可是看到石泓那一刻大聲地質問“為什么?”的時候,我很心疼這個男人。
縱然舍棄所以,也無法護你周全。
陳婧要不要自首?
東野借湯川之手,拷問的是人性。
那么,陳靖自首,無疑是對石泓人性有失的審判。
陳婧應該是要自首的,這是作為道義的一方,但是在情感的另一側,我心里的天平早已向這個男人傾斜。
石泓靈魂深處的孤獨與希冀,早已把她們視為信仰,單純地去保護,就像解數學題,有了第一步,就不能回頭。
可是千算萬算,還是輸給了人性。
最慘痛的失敗也不過如此。石神大聲嘶吼、幾欲嘔出靈魂,悲鳴之聲久久不散。
有些真相注定是要小心翼翼深埋心底的,因為答案揭曉的那一刻,也是灰飛煙滅的開始。
07
“有了愛情,原來殺人也可以很簡單。什么天才,也可以變得很小白。你孤獨,你冷靜,你睿智。可是,當你面對著她,你還是傻傻的,奉獻出你的一切,只要她能幸福。
塵世間最偉大的愛情也不過如此,第一次告白也是最后的訣別,竟是你主動把她的手交到另外一個男人的手里。”
也許《嫌疑人》想要傳達出的,是假設世上還存在這樣一種人:對于自己所愛的虔誠地仰望她,不允許世俗沾染一分一毫,如若她遇到風險,甘心付諸所有,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到最后一刻。
愛情的殘酷在于,即便獻出生命,依然得不到
但是沒關系,你好好活著,足以拯救我。
《清白》——
誰是你 的難題,解得開 想不開
愚癡的人啊 窮一生聰明
能否為自己辯白
誰是你 的意外
不斷懷疑 如何釋懷
誰欠了 誰的債
誰弄明白
能扛起來 才放下來
誰是清白
心空白 心清白
欠了愛 還了愛 不缺愛
誰也沒有 欠誰的債
誰弄明白
扛得起來 放得下來
誰是清白
兩手空白 一身清白
沒帶走 那云彩 自然在
一坦白 就明白
手空白 心清白
文|阿瑤 編輯|阿瑤|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