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十幾歲的時候姥姥就去世了,對于一輩子來說,十幾年的緣分淺了點(diǎn)兒,可我從小到大沒少聽她念叨姥姥。
據(jù)說姥姥是個靈巧的人,那個年代家家都是苦日子,偶爾得塊布,姥姥想方設(shè)法把布裁到極致,不僅能給姥爺做件上衣,還能給媽媽做條褲子,剩下的布角也都是好東西,沒準(zhǔn)下一件衣服上就能看到這塊布角的身影了。
穿是這樣,吃更是,那時候的冬天,能吃到白菜、蘿卜算好的了。肉是萬萬不能想的,姥姥生病的那年冬天,為了給她補(bǔ)身子,姥爺買了2兩肉回來。
姥姥拖著病重的身子,把肉切成小塊,不多不少,正好大人每人兩塊,小孩每人三塊,給大家做了個酸菜燉肉。那是媽媽最后一次吃姥姥做的酸菜,雖然肉太少,但她卻記了一輩子。
覺得是這輩子吃的最好吃的菜,沒有之一。
當(dāng)年聽媽媽說這段的時候,很難理解,一個菜有什么可懷念的?后來長大去了外地工作,雖然每天調(diào)著樣的吃東西,但是卻總想吃媽媽做的一些家常小菜。有一次和朋友聊天發(fā)現(xiàn)大家都這樣。這可能是一種思念吧!